[实用新型]一种双倒角自动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9293.6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自动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倒角自动成型机,用于圆柱体工件的倒角成型,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一侧的控制器,机架上依次设有上料卷、直线机构、拉线机构、斩断机构和倒角机构,上料卷通过旋转电机正反转驱动,直线机构中设有若干成对的压辊组,拉线机构通过摩擦滚轮驱动圆柱体工件移动,摩擦滚轮成对设置并通过拉线电机降速后驱动,斩断机构的刀具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倒角机构包括夹具和用于倒角成型的斜切刀具,夹具的两个夹块通过水平气缸驱动,斜切刀具绕圆柱体工件的轴线旋转,旋转电机、拉线电机、升降气缸、水平气缸和斜切刀具的驱动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本装置将成型与双倒角一步成型,减少工序误差,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加工成型装置改进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倒角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圆柱体工件需要双头倒角时,往往需要先将两头先后倒角再进行加工,并通过两次定位完成,所以这种加工方式存在着工序多、定位麻烦、精度底、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问题。人们对双头倒角工件的加工方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公开号为CN26266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短料双头倒角机,在床身上安装有左右动力头、卡紧机构、刀盘、左、石床头箱,电控箱等。解决了受卡紧机构的提制,使被加工件的最短长度可到25mm这种装置需要人工上料、手动定位、移动卡紧等,所以其操作上会常麻烦,精度也不高。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和定位难度,公开号为2011403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头倒角机中的落料定位装置包括:一对导料轨道板,分别与导料轨道板相连接的一对左、右输料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导料轨道板下侧的左、右看直调整块,其特点是,在一块垂直调整块的出料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弹性推压块,该技术方案结构复杂,结构上容易损坏,工作过程复杂,容所以其实用性并不高。上述这些基本都是专用的倒角,并没有与工件成型加工一起完成,存在着工序过多,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倒角自动成型机,将成型与双倒角两个加工步骤在一台机器上一步成型,减少工序误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倒角自动成型机,用于圆柱体工件的倒角成型,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一侧的控制器,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有上料卷、直线机构、拉线机构、斩断机构和倒角机构,上料卷通过旋转电机正反转驱动,直线机构中设有若干成对的压辊组,拉线机构通过摩擦滚轮驱动圆柱体工件移动,摩擦滚轮成对设置并通过拉线电机降速后驱动,斩断机构的刀具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倒角机构包括夹紧圆柱体工件的夹具和用于倒角成型的斜切刀具,夹具的两个夹块通过水平气缸驱动,斜切刀具绕圆柱体工件的轴线旋转,旋转电机、拉线电机、升降气缸、水平气缸和斜切刀具的驱动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的斩断机构和倒角机构之间还安装有转线机构,转线机构包括开槽的转台,转台下方通过马达降速后驱动。
所述的压辊组成对设置,相邻的压辊组分别水平安装和竖直安装。
所述的直线机构与拉线机构之间还设有送线滑块,圆柱体工件穿过送线滑块的空腔。
所述的斩断机构的刀具一侧设有对圆柱体工件检测的位置传感器。
所述的夹具对称设在斜切刀具两侧,夹具的夹块形状为仿形块。
所述的斜切刀具通过马达驱动,马达的安装板与电动推杆相连,电动推杆的固定板与旋转电机的减速机构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为单片机或者微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将成型与双倒角两个加工步骤在一台机器上一步成型,减少工序误差,节省资源,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9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