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9829.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林;王亚淑;张朱武;郭金泉;范登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N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丘鸿超;蔡学俊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脉冲 加热 红外 无损 检测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包括电脉冲激励装置、金属试件、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机,所述金属试件上加工有裂纹,所述电脉冲激励装置与所述金属试件电性连接,以给金属试件通入电流,所述红外热像仪的探测方向正对所述金属试件,以检测金属试件表面温度场分布,所述红外热像仪与计算机电性连接,以将生成的红外热像图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该试验装置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脉冲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脉冲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利用激励源对试件施加激励,由于缺陷处的热物性参数与试件材料不同,温度在试件内部传导时,缺陷会阻挡或者加快温度的传导,这样就会造成缺陷与试件温度不同,温度经过内部传导,传导到材料表面时会形成温度差。用红外热像仪实时记录这一温度变化,并用红外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即可识别出试件内部的缺陷。脉冲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非破坏、检测精度高、检测面积大、便于在线检测、检测结果简单易懂等优点。
现有的脉冲红外热像无损检测大多以闪光灯、激光、红外灯管或热风作为激励源。闪光灯激励源检测精度和效率高,但装置体积大,深度大的缺陷检测不到,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激光激励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强均匀、检测精度高等优点,但是体积大,装置复杂,需要水冷且需要图像校正,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红外灯管激励源波长范围宽,功率稳定,携带方便,但检测深度浅,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热风激励源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能量低,检测深度浅,适用于光吸收系数较小的材料。因此,有必要对采用不同激励源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装置进行设计和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操作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包括电脉冲激励装置、金属试件、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机,所述金属试件上加工有裂纹,所述电脉冲激励装置与所述金属试件电性连接,以给金属试件通入电流,所述红外热像仪的探测方向正对所述金属试件,以检测金属试件表面温度场分布,所述红外热像仪与计算机电性连接,以将生成的红外热像图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电脉冲激励装置为高压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试件包括试验段和设于试验段左、右两端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试验段,两个连接部分别经过渡段与试验段两端连接为一体,两个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用于固定试件的固定孔,所述试验段一侧表面正中间沿试件宽度方向开设有所述裂纹。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试件未开设有裂纹的那一侧表面正对所述红外热像仪,以通过检测未加工有裂纹的金属试件表面温度变化来模拟埋藏裂纹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装置配设有多个具有不同裂纹尺寸的金属试件,以通过检测不同金属试件来模拟不同裂纹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试件为不锈钢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的两侧边为平滑过渡曲线,以与试验段的侧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脉冲加热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以电脉冲为激励源,对加工有裂纹的金属试件进行红外热像无损检测试验,相对于其他热激励源而言,该试验装置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9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兰州鲶养殖用饲料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炉前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