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1900.2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贵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超腾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注塑模具,包括前模隔热板、前模发热板、前模仁板、后模仁板、后模发热板和后模隔热板,该前模隔热板、前模发热板、前模仁板、后模仁板、后模发热板和后模隔热板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通过前模发热板和后模发热板内的发热装置进行加热,并分别将热量均匀地传导至前模仁板、后模仁板,使得前模仁板、后模仁板内前注塑腔室和后注塑腔室所围成的注塑空间能够均匀受热,并在前模发热板和后模发热板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前模隔热板和后模隔热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使人手直接触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在常用的注塑模具加温方式通常为:水温、油温、发热管三种。当使用水温与油温方式使模具升温、并当模具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如果模具出现漏水、漏油情况,可能会烫伤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发热管方式使模具升温,它的缺点就是模具的温度会不均匀,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产生闭开模困难,如果是手动作业取产品时,更容易烫伤工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注塑模具,通过前模发热板和后模发热板内的发热装置进行加热,并分别将热量均匀地传导至前模仁板、后模仁板,使得前模仁板、后模仁板内前注塑腔室和后注塑腔室所围成的注塑空间能够均匀受热,并在前模发热板和后模发热板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前模隔热板和后模隔热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使人手直接触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注塑模具,包括前模隔热板、前模发热板、前模仁板、后模仁板、后模发热板和后模隔热板;
所述前模隔热板的第一平面与所述前模发热板的第一平面连接、用于隔绝该前模发热板的热量;
所述前模发热板的第二平面下凹地设有前加热流道,该前加热流道一侧开口、并内嵌地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该前模发热板的第二平面与所述前模仁板的第一平面连接、并将第一加热装置发出的热量经前模发热板与前模仁板的接触面传至前模仁板;
所述前模仁板的第二平面设有前注塑腔室、并通过该第二平面与后模仁板的第一平面连接,该后模仁板的第一平面设有后注塑腔室,该后模仁板的第二平面与所述后模发热板的第一平面连接;
所述后模发热板的第一平面下凹地设有后加热流道,该后加热流道一侧开口、并内嵌地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该后模发热板将第二加热装置发出的热量经后模发热板与后模仁板的接触面传至后模仁板;
所述后模隔热板的第一平面与所述后模发热板的第二平面连接、用于隔绝该后模发热板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仁板的第二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导向装置,所述后模仁板的第一平面上设置有与该前导向装置相配合的后导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仁板的前注塑腔室和后模仁板的后注塑腔室配合后在沿前模仁板与后模仁板配合方向上的总高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发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加热流道环绕该前模发热板的四周均匀设置,所述后加热流道环绕该后模发热板的四周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超腾精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超腾精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1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接积木组件及拼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桥梁设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