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制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2165.7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任绍刚;干坚定;瞿伟;任艺巧;任东;卢建兵;叶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芸芸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制对中装置,包括底座和强制归心盘,强制归心盘与底座固定连接并用于与测量仪器相连,强制归心盘能够为测量仪器提供了一个平整的工作基面,底座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强制对中装置能够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当强制对中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造成影响时,通过拆除底座实现对整个强制对中装置的拆除,解决了在隧洞等狭窄的施工空间内无法采用固定式强制对中装置,只能采用普通地理标志,减小测量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观测成果的精度,并在强制对中装置拆除后,通过将底座与混凝土连接实现强制对中装置的原位恢复,解决了固定式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重复利用的弊端,节约了成本和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强制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强制对中装置是基于测量基点永久固定的一种测量装置,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基岩或土基中开挖一定尺寸的基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筑成梯形墩体,将强制对中装置埋设于混凝土顶面,整个墩体及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重复利用。
在进行精密工程测量时,采有强制对中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对中误差的影响,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但是在隧洞内或者一些狭窄的空间内采用固定强制对中装置,会对隧洞内二衬台车等施工机械设备的来回运行施工造成影响,固定式强制对中装置往往难以实现,多采用普通测量标志的形式埋设,这样就会产生仪器的对中误差,影响隧洞贯通误差的精度,特别是长大隧洞更为显著。
在现有技术中,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重复利用以及在隧洞内会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施工造成影响的问题都是由强制对中装置无法拆卸造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重复利用以及在隧洞内会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施工造成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强制对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制对中装置,用于与测量仪器相连,包括底座和强制归心盘,强制归心盘与底座固定连接;
强制归心盘用于与测量仪器相连;
底座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强制归心盘能够为测量仪器提供了一个平整的工作基面,尽可能的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底座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整个强制对中装置能够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当强制对中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造成影响时,能够通过拆除底座实现对整个强制对中装置的拆除,解决了在隧洞等狭窄的施工空间内无法采用固定式强制对中装置,只能采用普通地理标志,减小测量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观测成果的精度,并且在强制对中装置拆除后,通过再次将底座与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实现强制对中装置的原位恢复,解决了固定式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重复利用的弊端,节约了成本和能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强制对中装置还包括主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强制归心盘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主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主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主柱能够在测量工作时为测量仪器提供一个合适的高度,同时主柱能够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混凝土可拆卸地连接。通过上述结构,通过拆除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整个强制对中装置的拆除,并且在强制对中装置拆除后,通过再次将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连接板的第一通孔实现强制对中装置的原位恢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预埋螺母,预埋螺母与混凝土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预埋螺母可拆卸地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连接螺栓与预埋螺母的连接实现了强制对中装置的可拆性,防止强制对中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2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缘带卡接槽的竹制板材
- 下一篇:一种深井气体集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