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2490.3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绿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1443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生态栖息装置、导杆和检修梯,检修梯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上,导杆分布在检修梯的两边,导杆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上,生态栖息装置滑动设置在导杆上;生态栖息装置包括载体和发泡填充物,栖息生物位于载体内,发泡填充物位于载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生态栖息装置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并且生态栖息装置随着涨潮或退潮可以沿着导杆上下移动,不仅能净化水质,同时提高了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时一种环境保护行动,其目的是促使河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河道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特征,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河道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是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是很多河道生态评估计划不可缺少的部分,河道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即是评估河道的物理化学条件、水文条件和河道地貌学特征对于生物群落的适宜程度。
近年来,我国河道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开始起步,相应的科研、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已经蓬勃展开。但总体而言,我国在河道生态修复方面仍然处于技术的探索阶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点是:它包括生态栖息装置、导杆和检修梯,检修梯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上,导杆分布在检修梯的两边,导杆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上,生态栖息装置滑动设置在导杆上;
生态栖息装置包括载体和发泡填充物,栖息生物位于载体内,发泡填充物位于载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载体为方形的腔体。
进一步的,载体的周边设置有油污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载体采用复合材料、塑料、纤维材料、不锈钢材料和钢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载体内填充有底质和植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生态栖息装置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并且生态栖息装置随着涨潮或退潮可以沿着导杆上下移动,不仅能净化水质,同时提高了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检修梯与堤坝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生态栖息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
生态栖息装置1,载体1.1,栖息生物1.2,发泡填充物1.3,导杆2,检修梯3,油污收集装置4,河道堤坝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生态栖息装置1、导杆2和检修梯3,检修梯3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5上,导杆2分布在检修梯3的两边,导杆2固定设置在河道堤坝5上,生态栖息装置1滑动设置在导杆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绿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绿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2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够自动调节工作台高度的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