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3579.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剑杰;鲁金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甬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脱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包括模框,所述模框中部设置有方孔,所述方孔内安装有上下滑动的内镶件,所述内镶件下端连接到拉杆,所述内镶件伸出端两侧斜面连接到其两侧的内滑块,内镶件上下活动驱动两侧的内滑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内滑块上侧滑动配合有外滑块,所述外滑块后端设置有驱动外滑块移动的油缸,在现有的压铸模具上创新增加了内缩滑块机构,并在内滑块后端增加外滑块机构,使内外倒扣能实现脱模,使产品能够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内外倒扣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压铸模来说,产品内部倒扣在模具上是很难实现的,如果遇到这种产品:一般都是修改产品形状取消倒扣,这样一来完全就把产品改变了,是不可取的,或者做机外镶块脱模,模具合模前把镶件手动放在模具里面,开模后取出产品,再手工把镶件从产品里面取出,压铸效率大大降低,更不可以实现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在现有的压铸模具上创新增加了内缩滑块机构,并在内滑块后端增加外滑块机构,使内外倒扣能实现脱模,使产品能够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内外倒扣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包括模框,所述模框中部设置有方孔,所述方孔内安装有上下滑动的内镶件,所述内镶件下端连接到拉杆,所述内镶件伸出端两侧斜面连接到其两侧的内滑块,内镶件上下活动驱动两侧的内滑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内滑块上侧滑动配合有外滑块,所述外滑块后端设置有驱动外滑块移动的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内镶件伸出端两侧斜面内设置有T形槽,所述的内滑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到T形槽内的T形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的门字形支撑架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两个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垂直向上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端分别连接到位于在其上方的支撑板两端,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压杆穿过的螺丝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镶件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到下方的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镶件下端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插入到连接块上部的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模框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模腿连接到模框下方,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顶针座板与顶针板,所述顶针板内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由顶针座板推动向上穿过模框和内滑块在内缩状态时位于顶针正上方的顶针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正下方位于底板上平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的拉杆从限位柱中穿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的脱模结构,增加了内缩滑块机构,并在内滑块后端增加外滑块机构,使内外倒扣能实现脱模,使产品能够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内外倒扣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的问题,提高了此类产品压铸模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滑块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镶件局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状态剖视图。
图示:1.模框;2.方孔;3.内镶件;4.拉杆;5.拉杆;6.外滑块;7.T形槽;8.T形滑轨;9.连接块;10.定位部;11.定位槽;12.连接板;13.油缸;14.顶针;15.顶针板;16.顶针座板;17.顶板油缸;18.模腿;19.底板;20.限位柱;21.顶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甬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甬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打钮机防打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外机箱体压铸模具的型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