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4242.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星;陈思;康治政;杨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B66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26532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式翅片 管束 安装 组合 | ||
一种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包括翅片管束吊具、活动托架及尾部管束;翅片管束吊具包括与一设置于翅片管束吊具上方的行车导轨滑动连接的行车、连接于行车底部的悬臂、设置于悬臂底部的吊钩、与吊钩连接的吊梁、若干间隔设置于吊梁的底部的抓手组件;行车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悬臂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托架可活动地位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的底部;尾部管束设置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如此使得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避免换热管组不与热交换通道发生干涉而导致热交换通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
背景技术
热交换设备安装时需要将若干换热管通过箱式翅片管束进行整体捆束,形成换热管组,之后将捆束后的换热管组装入热交换设备的热交换通道中。大型热交换设备的壳体及管束的体积很大,捆束后的换热管组的重量很大、体积很大,换热管组的安装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也难以保证换热管组不与热交换通道发生干涉,使得热交换通道的内侧壁容易被换热管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避免换热管组不与热交换通道发生干涉而导致热交换通道损坏的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包括翅片管束吊具、活动托架及尾部管束;翅片管束吊具包括与一设置于翅片管束吊具上方的行车导轨滑动连接的行车、连接于行车底部的悬臂、设置于悬臂底部的吊钩、与吊钩连接的吊梁、若干间隔设置于吊梁的底部的抓手组件;行车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悬臂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托架可活动地位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的底部;尾部管束设置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抓手组件的排布方向与行车导轨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吊梁的顶部设置有供吊钩穿过的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抓手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转动且呈角度连接的旋转臂、与两个旋转臂均转动连接的中间转轴、用于驱动两个旋转臂绕中间转轴相互张开或收紧的抓手驱动单元、与旋转臂远离中间转轴的一端呈钝角连接的夹持臂及与夹持臂远离旋转臂的一端垂直连接的叉杆。
进一步地,所述箱式翅片管束的底部设置有支脚,相邻的支脚之间形成避让口。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托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包括翅片管束吊具、活动托架及尾部管束;翅片管束吊具包括与一设置于翅片管束吊具上方的行车导轨滑动连接的行车、连接于行车底部的悬臂、设置于悬臂底部的吊钩、与吊钩连接的吊梁、若干间隔设置于吊梁的底部的抓手组件;行车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悬臂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托架可活动地位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的底部;尾部管束设置于换热管组远离热交换设备的一端。如此使得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避免换热管组不与热交换通道发生干涉而导致热交换通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的翅片管束吊具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翅片管束吊具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翅片管束吊具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为活动托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式翅片管束安装组合吊具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4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装置以及榨汁机
- 下一篇:隧道止水带安装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