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4519.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3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苗巧燕;任艳;李平;张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楠;苗巧燕;任艳;李平;张廷玉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农业经济 大棚 环境管理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包括种植大棚、控制执行组件、环境管理监测组件和管控平台,所述种植大棚包括呈拱形设置的外膜和内膜,所述种植大棚侧端设有排气口,所述环境管理监测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大棚压力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控制执行组件包括覆膜加热器、通风扇和喷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可通过物联网实现对大棚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棚顶压力以及土壤水分进行检测并能实现远程监测管控的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国家对农业投入成本日益增大,促使了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的快速转变。随着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已成为一种趋势。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室大棚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农业走向高品质、高收益的方向。
农业物联网可以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对种植、养殖生产环境和动植物本体的信息进行实时远程监测,使农民种地从凭经验、靠感觉的模式转变为实时定量的标准化种植管理。农业环境信息的采集监测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之一,提高种植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也要求种植户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农业大棚位置距离居住地较远,并且面积广,人工现场采集数据不仅效率低、采集数据误差大,而且易影响植物生长环境,无法满足农业大棚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可通过物联网实现对大棚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棚顶压力以及土壤水分进行检测并能实现远程监测管控的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农业经济大棚环境管理监测装置,包括种植大棚、控制执行组件、环境管理监测组件和管控平台,所述控制执行组件和环境管理监测组件设于种植大棚内,所述环境管理监测组件与控制执行组件和管控平台相连接;所述种植大棚包括呈拱形设置的外膜和内膜,所述种植大棚侧端设有排气口,所述环境管理监测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大棚压力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设于内膜内部,所述大棚压力传感器设于外膜和内膜之间,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探测端设于内膜内的土壤里,所述控制执行组件包括覆膜加热器、通风扇和喷水装置,所述覆膜加热器、通风扇和喷水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覆膜加热器设于内膜和外膜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大棚压力传感器与覆膜加热器连接,所述通风扇设于排气口处,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与通风扇连接,所述喷水装置设于内膜顶部,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与喷水装置连接,所述管控平台通过物联网模块实现对控制执行组件和环境管理监测组件远程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喷水头,所述进水管与自来水、浇灌水加压连接,所述喷水头与进水管连接且均匀设于内膜顶端,所述喷水头包括喷水和喷雾两种模式与土壤水分传感器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管理监测组件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种植大棚顶端,所述摄像头与管控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管理监测组件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种植大棚外壁上,所述显示器与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大棚压力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传感器为DHT11电阻式型号的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为TGS4161型号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楠;苗巧燕;任艳;李平;张廷玉,未经张楠;苗巧燕;任艳;李平;张廷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4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镁生产用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立式砂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