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涉水房间下沉板可调节式周转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4904.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彦达;付永强;陈连武;孙泓;郝宗欣;程权;杨丁;张彪;焦道伟;苗新辰;田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8 | 分类号: | E04G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周恺丰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涉水 房间 下沉 调节 周转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水房间下沉板可调节式周转模具,由两根第一方杆和两根第二方杆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方框形模具,第一方杆的端部贴合设置在第二方杆的侧壁上,第一方杆包括方筒状的第一外套管、贴合配合设置在第一外套管内的第一内嵌杆以及将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嵌杆固定的第一锁定结构,第二方杆包括方筒状的第二外套管、贴合配合设置在第二外套管内的第二内嵌杆以及将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嵌杆固定的第二锁定结构。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内嵌杆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互相滑移,使得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的总长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下沉板的结构,适用性较广,拆卸后体积较小,便于收集存放,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卫生间等涉水房间下沉板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涉水房间下沉板可调节式周转模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通常会将涉水房间的楼板设置为下沉板结构,如厨房、卫生间等,以满足涉水功能房间的防水要求。在下沉板结构处,传统的模板施工方法是将胶合板及木方采用钢钉进行加固,确保混凝土浇筑后下沉板的结构尺寸,但该模板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加固完成后尺寸定型,无法调整,适用性较低,如各楼层存在多种开间进深尺寸的下沉板,需另行裁剪模板木方进行加固,材料投入量较大;(2)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模板木方材料由于本身材料性质原因,周转使用达到6-8次后,便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进行更换,增大了材料采购成本,由于模板木方等材料刚度较小,容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进而导致下沉板成型质量较差,尺寸存在误差。后期处理费工费时,一旦处理不当,又容易造成渗水隐患;(3)该种模板结构需采用钢钉进行加固,安拆繁琐,工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涉水房间下沉板可调节式周转模具,用以解决目前模板的尺寸定型、无法调整,适用性较低而投入材料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涉水房间下沉板可调节式周转模具,由两根第一方杆和两根第二方杆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方框形模具,两第一方杆相对设置,两第二方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方杆的端部贴合设置在第二方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方杆包括方筒状的第一外套管、贴合配合设置在第一外套管内的第一内嵌杆以及将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嵌杆固定的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二方杆包括方筒状的第二外套管、贴合配合设置在第二外套管内的第二内嵌杆以及将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嵌杆固定的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内嵌杆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互相滑移,使得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的总长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下沉板的结构,适用性较广,且拆卸后体积较小,便于收集存放,利于运输,降低了材料投入的摊销费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套管和第一锁定结构分别设置有两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嵌杆的两端,所述第二外套管和第二锁定结构分别设置有两处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内嵌杆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成两端为套管,中部为内嵌的方式,使得模具拐角处的结构尺寸相同,便于首尾连接。
优选的,第一锁定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内嵌杆上两端的贯穿的固定穿孔、第一外套管的位于模具内侧上设置的一排若干与固定穿孔对应的调节穿孔、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依次穿过调节穿孔和两固定穿孔后抵在第一外套管的内壁上,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且抵在第一外套管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不同调节穿孔与固定穿孔的配合来达到符合要求的尺寸,结构方便简单,制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一为山型卡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型卡螺母具有较长的力臂,能够方便施力,便于操作,提高了工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4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配件加工用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输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