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6547.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魏远;王梅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H35/00 | 分类号: | A61H3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护理 坐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妇科护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针对现有的坐浴桶尚不能使水循环流动,并且不能使得水保持恒定的温度,因此在使用时,容易给妇女造成不适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浴桶,且安装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浴桶内,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浴桶一侧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吸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循环泵以及蛇形加热管相配合,即可实现持续的对水进行加热和保持水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在妇女使用时,可持续保持水温温度和保持水的清洁度,具有良好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
背景技术
经常坐浴是女性防止妇科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现如今中药坐浴渐渐成为中医使用的中药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坐浴前,将煎煮好的中药坐浴剂放置在容器内,患者先利用中药坐浴剂的蒸汽进行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适宜后,再坐浸于容器内的药液中。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同时通过皮肤给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及软化局部组织的作用。妇科临床上,可以治疗阴疮、阴痒、阴痛、外阴白色病变、小便淋痛、脱垂合并感染;
现有的坐浴桶尚不能使水循环流动,并且不能使得水保持恒定的温度,因此在使用时,容易给妇女造成不适感,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坐浴桶尚不能使水循环流动,并且不能使得水保持恒定的温度,因此在使用时,容易给妇女造成不适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妇科护理用坐浴器,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浴桶,且安装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浴桶内,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浴桶一侧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吸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箱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供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浴桶内并与浴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排水端延伸至安装箱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内壁上密封卡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安装箱内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筛网箱,且筛网箱内放置有中草药,所述安装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蛇形加热管,可实现对水进行加热和添加中草药。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浴桶内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泵上固定安装有变频器,且变频器与循环泵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蛇形加热管和变频器电性连接,可实现自动控制水温,并且可利用变频器对循环泵抽水的速度进行调控。
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连接箱的一侧内壁上密封卡装有过滤网,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顶端与连接箱的顶部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安装管相连通的流通孔,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安装管的两侧密封固定连接,且安装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相连通的流动孔,利用安装管可实现进水管和排水管均与循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内壁上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罩,所述转动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连接箱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连接箱的上方,所述转动罩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排水孔,且两个排水孔呈九十度夹角设置,两个排水孔分别与两个流动孔相对应,可实现排水管和进水管分别单独与循环泵进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6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