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伞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7826.5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幸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幸芷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02;A62C13/76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涂连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 ||
防火伞,公开了一种辅助灭火器的消防用具,设置在灭火器的喷管端部,包括中棒、伞骨和伞面,其中中棒为中空管状,一端为手持端,手持端与灭火器的喷管端部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相连接,另一端为喷射端,喷射端为喇叭口,中棒近喷射端固定设置有上巢,中棒上套设有自由滑动的下巢,上巢和下巢分别与伞骨相连接,所述伞面为防火布伞面,覆盖在伞骨外面,所述下巢与上巢、伞骨、伞面、中棒构成折叠伞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构思新颖,提供足够的物理防护和心理防护,辅助人们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提高灭火效果,降低火灾威胁,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灭火器辅助用防火伞。
背景技术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百分之四十六的火灾发生在住宅区,虽然伴随着消防知识的普及,各家各户开始配备消防用具,但是这些配备消防用具的用户,对待消防用具的做法更多的是放置在盒子里,并存放在不易影响正常生活、但也不易取放的角落,不仅不方便取用,对消防用具特别是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忘的一干二净。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火灾发生,手持灭火器也很难克服对人本能对火焰的恐惧,由于缺乏安全感而使得灭火器短暂的灭火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严重降低了用户面对火灾的自救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火伞,辅助用户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火伞,设置在灭火器的喷管端部,包括中棒、伞骨和伞面,其中中棒为中空管状,一端为手持端,手持端与灭火器的喷管端部通过可分离连接结构相连接,另一端为喷射端,喷射端为喇叭口,中棒近喷射端固定设置有上巢,中棒上套设有自由滑动的下巢,上巢和下巢分别与伞骨相连接,所述伞面为防火布伞面,覆盖在伞骨外面,所述下巢与上巢、伞骨、伞面、中棒构成折叠伞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分离连接结构包括嵌套在灭火器喷管端部的喷管垫片、固定在中棒手持端端头的连接套管、套设在连接套管外的活动卡套,活动卡套与连接套管之间设置有套设在连接套管外的拉伸弹簧;所述连接套管的端部呈环状布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活动的定位珠,活动卡套的端部内侧设置为扩口结构,所述喷管垫片外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与定位珠相对应,活动卡套与环状凹槽分别位于定位珠的内外两侧,并分别与定位珠相接触,所述连接套管的端头处设置有限位环,强化连接套管端头处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垫片的内侧设置有摩擦环,防止喷管垫片从喷管端头滑脱,中棒手持端的端头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喷管垫片相接触,使可分离连接结构的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棒的喷射端为金属的配重结构,喷射端外周均匀设置有打击棱,用于作为安全锤来击破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棒中段为多棱柱结构,相对应的,所述下巢套设在中棒上的滑动面设置为与中棒中段相吻合的多棱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棒中段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的中棒部分为下巢在中棒上的滑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下巢上设置有弹簧按钮,弹簧按钮的尾端有阻片,相对应的,所述中棒上设置有供阻片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将阻片卡住,进而保持下巢的固定,使得伞面能够保持张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伞骨为三折伞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幸芷,未经李幸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7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液晶屏分段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宣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