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血液标本运输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8108.X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5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江振作;梁鸣;杜鹏勇;柳国权;陈传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培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血液 标本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血液标本运输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均采用避光材料制成,盒体和盖体外部包裹软质层,所述盒体的外部上下滑动设有若干个矩形延展边框,边框与盒体之间、相邻边框之间通过滑行轨道滑动连接,盒体和边框上部均设有固定卡扣,盖体通过固定卡扣与盖体扣合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底面均匀分布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封闭式设计,不仅可以实现采血后血液标本避光暂存,而且可以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毁坏;此外,采用三段伸缩式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规格采血管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临床血液标本运输盒。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标本的保存和运输多使用采血管架或者海绵托,不仅容易暴露于光照,而且容易造成标本毁坏。在血液标本采集时大部分采血管架为开放式,造成采血管直接暴露在光照下,一些光敏感的检测指标易发生降解而导致检测误差,误导临床诊断;在标本运输时由于海绵托无法完全覆盖采血管(真空采血管的顶部大于管体部分)或无法用于微量采血管的放置(如1.5mL抗凝采血管),无法满足临床和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对血液标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临床血液标本运输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临床血液标本运输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均采用避光材料制成,盒体和盖体外部包裹软质层,所述盒体的外部上下滑动设有若干个矩形延展边框,边框与盒体之间、相邻边框之间通过滑行轨道滑动连接,盒体和边框上部均设有固定卡扣,盖体通过固定卡扣与盖体扣合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底面均匀分布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固定槽。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和盖体采用的避光材料为不透光的纸板或塑料。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层采用海绵或泡沫。
作为优选,所述边框共设有两个,两边框均缩合用于放置0.5-1.5ml采血管,一边框缩合另一边框展开用于放置3-5ml采血管,两边框展开用于放置6-10ml采血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封闭式设计,不仅可以实现采血后血液标本避光暂存,而且可以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毁坏;此外,采用三段伸缩式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规格采血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缩合型微量采血管(0.5-1.5mL)标本运输盒封闭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是缩合型微量采血管(0.5-1.5mL)标本运输盒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半展开型真空采血管(3-5mL)标本运输盒封闭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4是半展开型真空采血管(3-5mL)标本运输盒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全展开型真空采血管(6-10mL)标本运输盒封闭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6是全展开型真空采血管(6-10mL)标本运输盒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标本运输盒轨道滑行连接图。
如图所示:1、盒体,2、盖体,3、边框,4、滑行轨道,5、固定卡扣,6、采血管,7、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81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