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9986.3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92;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底层 淤泥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底板;L型固定架,所述L型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所述L型固定架内壁顶部的一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装置技术领域。该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通过移动轮将其移动至工作地点,将伸缩杆调节至合适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启动时,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旋转,第二皮带轮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可对河流底层的淤泥进行有效清理,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水底有大量的泥沙会使蓄水和生态能力下降,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因此需要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泥处理。
由于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河道中不易溶解的物质会沉到淤泥的底层,使得淤泥凝固在一起,同时淤泥与不易溶解的物质纠缠在一起,流动性较差,很难将底层的淤泥进行清理,现有技术下的河流淤泥清理装置不能够对底层的淤泥进行清理,给人们清淤工作的进行带来了许多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河流淤泥清理装置不能够对底层的淤泥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流底层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底板;
L型固定架,所述L型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所述L型固定架内壁顶部的一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皮带轮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两侧均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杆延伸至箱体底部的一端通过机壳转动连接有搅拌轴;
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底部通过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且位于L型固定架的一侧,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电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
淤泥泵,所述淤泥泵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所述淤泥泵的一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贯穿烘干箱并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对河流底层的淤泥进行有效清理,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泵的另一端通过软管连通有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活动箱内壁顶部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活动箱内壁顶部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正面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活动箱内壁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三电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活动箱内壁底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与传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依次贯穿活动箱和烘干箱并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所述传动板延伸至烘干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嘴。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依次贯穿活动箱和烘干箱并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所述出风管延伸至烘干箱内部的一端与烘干嘴的顶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商学院,未经广州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9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