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0216.0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赵春海;陈红超;姜克涛;姜文广;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黄晓霞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下 作业 操作 平台 | ||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包括底板、中心柱、紧固套、梯架、操作台、护栏、渗水网、收集腔,所述操作台具有收集腔,收集腔下部具有连接管,连接管具有排放口,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封盖,收集腔上部连接渗水网,渗水网外部具有固定边框,固定边框连接操作台,操作台具有卡槽,固定边框与卡槽相适应,固定边框连接卡槽,所述操作台上部连接护栏,操作台两侧连接梯架上端,梯架下端连接底板,梯架连接多个踏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操作台可满足油田部分登高作业需求,在油田井下作业时,井内的液体会从井口流出形成溢流,由于现有的操作台,结构过于简单,当井口喷出的污水等液体溅射到操作台面上时,其不具有收集排放功能,容易造成操作台面上存有积液,导致操作人员行走时打滑跌倒,存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对台面上的积液具有收集排放功能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包括底板、中心柱、紧固套、梯架、操作台、护栏、渗水网、收集腔,所述操作台具有收集腔,收集腔下部具有连接管,连接管具有排放口,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封盖,收集腔上部连接渗水网,渗水网外部具有固定边框,固定边框连接操作台, 操作台具有卡槽,固定边框与卡槽相适应,固定边框连接卡槽,所述操作台上部连接护栏,操作台两侧连接梯架上端,梯架下端连接底板,梯架连接多个踏板。
所述底板通过螺钉连接支杆下端,支杆上端连接梯架,支杆具有插杆,插杆穿过梯架连接螺母,插杆通过螺纹连接螺母,所述操作台下部连接中心柱上端,中心柱下端穿过紧固套连接底板,紧固套具有多个穿孔,穿孔与加强柱相适应,加强柱下端连接底板,加强柱上端穿过穿孔连接操作台。
有益效果:
收集腔对井口喷射时,溅射到操作台上的污水等液体,进行存放与收集,再通过两侧连接管连接排放管道,经由排放口统一进行排放,便于污水集中处理的同时,且减少对井口工况环境的污染,提高环保性,封盖与连接管采用螺纹连接,拆卸安装方便,且其对收集腔进行封闭,避免腔内收集的污水等液体渗出,造成污染,渗水网可将井口喷出的污水等液体,流放收集到收集腔内,避免作业时,操作台面上存有大量积液,导致操作人员行走时打滑跌伤,提高工人作业安全性,渗水网采用拼接,便于更换安装及拆卸清洁,梯架、支杆、底板间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具有稳定支撑特性,提高工人攀登时梯架的受力性及稳固性,多个加强柱在中心柱轴向上均匀分布,增大其向上支撑面积,提高其向上支撑力稳固性,使操作台底部均匀受力,保持稳定,避免摇晃,紧固套对中心柱及加强柱进行限位加固,增加其定位性及向上支撑力稳定性,避免操作台发生晃动,提高其抗风性及受力性,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操作平台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心柱、加强柱、紧固套、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渗水网、操作台、封盖连接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未经郭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0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