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0357.2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春;刘杰奎;李志奇;田野;牛波;张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制罐(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6 | 分类号: | B21D51/26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拉罐 整形 独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主轴从第一凸轮机构、转塔和第二凸轮机构的中心穿过,第一凸轮机构连接于转塔的一端,第一凸轮机构包括推罐凸轮;第二凸轮机构连接于转塔的另外一端,第二凸轮机构包括模具凸轮;推罐臂的外端设有第一滚轮组,第一滚轮组接触推罐凸轮的型面;整圆臂的外端设有第二滚轮组,第二滚轮组接触模具凸轮的型面;推罐臂的内端连接有罐托,整圆臂的内端连接有成型辊,罐托和成型辊之间形成有整形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底拱形状以提高易拉罐的相关性能,消除了铝材减薄带来的质量隐患,解决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与现有设备相比,本技术方案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使罐型转换的操作大大简化,节省辅助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涉及易拉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易拉罐市场的蓬勃发展,易拉罐需求量逐年增加,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促使易拉罐生产厂不断提高易拉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具备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本设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许多易拉罐生产企业通过减薄铝材降低生产成本,以211-330罐型为例,铝材减薄前罐身平均净重10.3g,减薄后平均净重9.6g,按每年1亿只罐身的产量估算,可降低材料成本100万元左右。但单纯减薄铝材会使罐体“底部增长量”、“底拱反压”、“跌落高度”等力学性能下降。
综上,亟需一种新的“罐底整形”技术方案,以确保在减薄铝材的前提下不降低易拉罐的整体力学性能。整形模具由专业团队设计并进行了大量试验采集相关技术数据,最终定型,通过改变易拉罐“底拱”的形状来提高力学性能,使罐体力学性能达到质量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可以改变底拱形状以提高易拉罐的力学性能,消除了铝材减薄带来的质量隐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包括主轴、第一凸轮机构、推罐臂、整圆臂、转塔和第二凸轮机构;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转塔和第二凸轮机构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凸轮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塔的一端,第一凸轮机构包括推罐凸轮;所述第二凸轮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塔的另外一端,第二凸轮机构包括模具凸轮;所述推罐臂的外端设有第一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接触所述推罐凸轮的型面;所述整圆臂的外端设有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二滚轮组接触所述模具凸轮的型面;
所述推罐臂的内端连接有罐托,所述整圆臂的内端连接有成型辊,所述罐托和成型辊之间形成有整形空间。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件,主轴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第二轴承件。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推罐臂中心形成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一端连通所述罐托的中心,推罐臂于通气道的另外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口。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整圆臂还包括模具座和端销,所述模具座连接于所述成型辊的外围,所述端销连接于所述成型辊的中心。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滚轮组至少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滚轮体,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体之间容纳有所述推罐凸轮的型面。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滚轮组至少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二滚轮体,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体之间容纳有所述模具凸轮的型面。
作为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塔的中部外围连接有带货星轮,所述带货星轮的型面转动穿过所述整形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制罐(沈阳)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制罐(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0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