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换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1334.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秦耀伟;耿亚楠;黄平;杨孟洋;孟宪勇;燕万民;单素民;潘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耀伟;耿亚楠;黄平;杨孟洋;孟宪勇;燕万民;单素民;潘玉莹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晓琴 |
地址: | 458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换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置换液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外部回收装置箱体、回收装置腔体、保温层、置换液倒料斗和氮气输入管;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回收装置箱体和回收装置腔体之间,且保温层内嵌有蒸汽伴热盘管;所述置换液倒料斗和氮气输入管分别设置于回收装置箱体的上方,且与回收装置腔体连通;所述置换液倒料斗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置换液倒料板,所述置换液倒料斗顶部内侧设置有溶剂冲洗喷淋器;所述设置于回收装置箱体上方的氮气输入管还设置有控制氮气流量的氮气输入管阀,以及显示气体压力的压力表。本装置适合在低温环境,且避免易氧化的物料不必要的浪费。环保,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解决了化工产品在取样过程中置换液回收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换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规模化的化工生产厂中,实验人员在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置换液,而现有的常规处置方式,都是倒入现场定点摆放的废液桶。待废液桶达到一定的液位时,有现场车间人员将废液通过泵打回至前系统。但这种处置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尤其是一些熔点较低的物料在低温天气下易结晶凝固,如: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顺丁烯二酸酐等,废液桶的置换液在通过泵打回至前系统时,需要用蒸汽将置换液融化;此外,在处置一些易氧化的物料时,如果按现有常规处置方式,是直接倒入废液桶,如果封闭不严的情况下,就没有办法再回收,导致物料的浪费,增加经济成本。况且,国家环保形式越来越严峻,化工企业对现场异味管控都比较严,现场的废液都必须不落地回系统或储存到危废库。车间现场不再摆放废液桶。并且此类废液的处置量大,操作上非常不便,亟需新的技术解决化工物料废液及置换液回前系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置换液回收装置,通常而言,用于化工技术领域,其解决了化工产品在取样过程中置换液回收的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换液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外部回收装置箱体、回收装置腔体、保温层、置换液倒料斗和氮气输入管;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回收装置箱体和回收装置腔体之间,且保温层内嵌有蒸汽伴热盘管;所述置换液倒料斗和氮气输入管分别设置于回收装置箱体的上方,且与回收装置腔体连通;所述置换液倒料斗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置换液倒料板,所述置换液倒料板可开合式扣住物料入口,开合状态下的置换液倒料板为开口向上倾斜设置,且其底部与物料入口相通;所述置换液倒料斗顶部内侧设置有溶剂冲洗喷淋器;所述溶剂冲洗喷淋器通过外设于置换液倒料斗顶部外侧的溶剂输入管路进行液体的输送;所述回收装置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回收装置腔体连通的置换液回系统管路;所述设置于回收装置箱体上方的氮气输入管还设置有控制氮气流量的氮气输入管阀,以及显示气体压力的压力表。氮气投运后,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将物料压回至前系统。同时在氮气投运的情况下,一些易氧化的物料可以直接回系统,避免不必要的物料浪费。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伴热盘管设置于回收装置腔体的四周,为其供热,以保证回收装置腔体内的温度均匀;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回收装置腔体内还设置多层物料缓冲导流板,所述物料缓冲导流板倾斜设置,相邻两层物料缓冲导流板对向设置,且呈交叉式排布。所述物料缓冲导流板的设置目的是,使置换液物料进入回收装置腔体时,能够沿着物料缓冲导流板相对缓慢的流向底部;避免了物料通过重力直接落入箱体,尤其是在箱体内存在一定氮气压力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剧烈的震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收装置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回收装置腔体连通的置换液回系统管路上设置有置换液回系统管阀,用以控制物料的流速和流量。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置换液倒料斗顶部外侧的溶剂输入管路上设置有溶剂输入管阀,用以控制溶剂的流量和流速。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换液倒料斗与回收装置腔体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置换液倒料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耀伟;耿亚楠;黄平;杨孟洋;孟宪勇;燕万民;单素民;潘玉莹,未经秦耀伟;耿亚楠;黄平;杨孟洋;孟宪勇;燕万民;单素民;潘玉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1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激励激光增材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约束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