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及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2702.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伟;徐明强;刘威;吴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4 | 分类号: | B66B7/04;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梁 轿顶轮 安装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及轿厢,所述上梁的横截面包括横撑部以及连接于横撑部两相对侧的直立部,且所述横撑部与两直立部之间围成顶部开放的安装室;安装结构中还包括成对的设置且与所述横撑部相连的支撑件,所述轿顶轮转动安装在同对支撑件之间,且所述轿顶轮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安装室内。本申请的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充分利用上梁的空间,降低整个轿架的高度,节省了井道顶部空间;同时,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拆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及轿厢。
背景技术
目前,乘客电梯的绕绳比普遍为2:1,这就要求电梯在轿架上设置滑轮。滑轮布置在轿架底部,虽然降低了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但是相应增加了井道底部的空间,而且还会加大井道平面尺寸。所以将滑轮布置在轿架上部是多数电梯采用的布置方式。通常将滑轮布置在轿架上部,使轿顶轮和上梁叠加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会使轿顶轮占用一部分轿顶空间,从而增加了对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双上梁结构可以把轿顶轮安装在两根上梁中间,避免上梁和轿顶轮高度叠加。但此结构必须在上梁与轿顶之间留出高于轿顶轮结构高度的空间来供维修和更换轿顶轮,还是不能有效减少轿顶上部空间。如果不留出足够空间,在维修和更换轿顶轮时则需要把整个上梁拆卸下来,这样的操作方式会导致整个轿架失去悬吊点,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工作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上梁的空间,降低整个轿架的高度,节省井道顶部空间;而且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拆装。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所述上梁的横截面包括横撑部以及连接于横撑部两相对侧的直立部,且所述横撑部与两直立部之间围成顶部开放的安装室;
安装结构中还包括成对的设置且与所述横撑部相连的支撑件,所述轿顶轮转动安装在同对支撑件之间,且所述轿顶轮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安装室内。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在所述上梁的横截面中,所述横撑部以及两直立部呈U型结构。
可选的,同对支撑件之间穿设有一根或多根连杆,各连杆上设有向下延伸且贯穿所述横撑部的吊挂件,所述吊挂件的底端通过减震机构承托所述横撑部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吊挂件与相应的连杆之间转动配合。
可选的,同一连杆上依次排布有多个吊挂件,所述连杆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吊挂件之间的隔离件。
可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托板以及夹持在所述托板和横撑部底面之间的弹性垫,所述吊挂件的底部依次贯穿所述弹性垫和所述托板且在穿出部分安装有限位螺母。
可选的,所述轿顶轮有两个,各轿顶轮轴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支撑件,处在两个轿顶轮同侧的支撑件之间固定有加强梁,所述轿顶轮的轮轴沿轴向向外依次贯穿相应侧的支撑件和加强梁。
可选的,两直立部的顶沿相背折弯构成加强折边,两加强折边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横撑部固定有导靴。
可选的,所述导靴位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安装室的横撑部开设有与所述导靴位置相应的导轨避让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轿厢,包括轿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轿架的箱体,所述轿架的顶部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安装结构。
总结,本申请的上梁与轿顶轮的安装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2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厂牌挂绳
- 下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用置物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