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3288.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0 | 分类号: | F21S41/30;F21V7/04;F21V17/12;F21V15/015;F21V23/00;F21V23/06;F21V33/00;F21V31/00;F21W102/1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徐汉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的车灯及车辆,包括壳体、盖合于所述壳体前端的透光盖、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远光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近光模组、分隔所述远光模组与所述近光模组的隔板、支撑所述隔板的支撑板和驱动所述远光模组和所述近光模组的驱动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车灯及车辆的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采用隔板分隔,使得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的照射区间能够分隔开,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照射区间的边界清晰明显,便于对面人员的观察,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近光灯和远光灯,如在会车时需要进行远光和近光的切换。现有的车灯中近光灯和远光灯采用不同亮度的灯珠,通过灯珠和反光器的角度控制远光和近光照射的区间,远光灯和近光灯照射的区间的边界不明显,不利于对面人员的观察,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灯的远光灯和近光灯照射的区间的边界不明显,不利于对面人员的观察,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灯,包括壳体、盖合于所述壳体前端的透光盖、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远光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近光模组、分隔所述远光模组与所述近光模组的隔板、支撑所述隔板的支撑板和驱动所述远光模组和所述近光模组的驱动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中。
可选地,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光源和设于所述近光光源前侧的近光反光器,所述近光光源安装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近光光源朝向所述隔板背离所述远光模组一侧的方向,所述近光反光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透光盖的一端朝向所述近光模组的一侧凸设有挡条,所述近光光源位于所述挡条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近光光源包括固定于所述隔板上的近光LED灯板和设置于所述近光LED灯板上的多个近光LED灯珠;多个所述近光LED灯珠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近光LED灯珠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近光反光器具有弧形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于该近光反光器靠近所述透光盖及所述近光光源的一角凹陷设置,且所述反射面的一侧位于该近光反光器靠近所述近光光源的一侧,所述反射面的另一侧位于该近光反光器靠近所述透光盖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光源和设于所述远光光源前端的远光反光器,所述远光反光器和所述远光光源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远光光源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远光LED灯板和安装于所述远光LED灯板上的至少一个远光LED灯珠。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信号的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灯还包括支撑所述壳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相连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和以所述通孔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第一螺钉,所述弧形孔内滑动插设有第二螺钉,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对应的至少一组螺纹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灯,所述车灯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本申请提供的车灯及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车灯及车辆的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采用隔板分隔,使得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的照射区间能够分隔开,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照射区间的边界清晰明显,便于对面人员的观察,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3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用循环热水系统
- 下一篇:水体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