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坡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3505.6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同平武;边风利;田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坡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坡度检测装置,基坑坡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坡顶并对边坡的坡度进行检测,包括水平设置并向边坡伸出的塔尺以及沿塔尺长度方向设置的调平台,塔尺固定在调平台顶面并且塔尺的零刻度线位于塔尺远离调平台的一端;调平台底面设置有调节调平台水平度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的底端与坡顶固定连接;调平台顶面上设置有水平尺;塔尺设置有零刻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上绕有线绳;线绳长度方向的一端绕过滑轮连接有铅坠,线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调平台上的收放线组件;线绳上设置有刻度并且零刻度线位于线绳与铅坠连接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塔尺水平度、线绳收放方便并且能够对边坡的坡度准确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坡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在挖方或填方的开挖深度或填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在其边沿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传统的边坡坡度控制方法:1、放出坡顶线及坡底线;2、土方开挖;3、开挖结束后,重新放出坡底线进行复核修正;此方法的弊端在于坡底线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并且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m,这样开挖每一层土时,均需要放出该层土的坡底线,程序复杂,过程繁琐,还无法在开挖过程中对坡度进行控制。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335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边坡坡度检测设备,包括铝合金塔尺,铝合金塔尺贴合放置在原地面上,铝合金塔尺的前端延伸至基坑边坡的上方,铝合金塔尺的前端端部套设有缠线器,缠线器的外侧环绕开设有缠线槽,缠线槽上绕设有铅坠线绳,铝合金塔尺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通过连接杆与铝合金塔尺固定连接,铅坠线绳穿过限位环,且铅坠线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铅坠。该现有技术能够方便地检测出任意标高处的边坡坡度,从而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放坡坡度的准确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原地面很难保证完全水平从而使得铝合金塔尺固定在地面上后的状态保持水平;铅坠线绳的收放线比较繁琐,每一次放线前都需要将塔尺收回到原地面并根据放坡坡度以及准备伸出的塔尺长度来计算并测量出铅坠线绳的长度,之后再将塔尺伸出预设长度后观察铅坠线绳的下坠状态。这种测量方法只能对已知边坡坡度的情况下进行是否达标的判断,而无法对边坡上铅坠所在位置的真实坡度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坡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塔尺水平度、线绳收放方便、对基坑边坡坡度是否达标进行判断同时能够对边坡任意高度处的真实坡度值进行测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坡度检测装置,所述基坑坡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坡顶上并对边坡的坡度进行检测,包括水平设置并向边坡伸出的塔尺以及位于塔尺下方并沿塔尺长度方向设置的调平台,所述塔尺固定在调平台顶面并且塔尺的零刻度线位于塔尺远离调平台的一端;所述调平台底面设置有调节调平台水平度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的底端与坡顶固定连接;所述调平台顶面上设置有水平尺;所述塔尺设置有零刻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绕有线绳;所述线绳长度方向的一端绕过滑轮连接有铅坠,线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调平台上的收放线组件;所述线绳上设置有刻度并且零刻度线位于线绳与铅坠连接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塔尺固定在调平台上并利用调整机构对调平台的水平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固定在调平台上的塔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根据线绳的记录和塔尺伸出的长度记录计算获得所测边坡处的坡度;收放线组件能够方便的对线绳进行调整从而使线绳长度满足检测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尺通过与塔尺上部形状匹配的卡箍以及固定螺栓固定在调平台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塔尺的拆卸和安装,进而使得塔尺和调平台的移动更加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3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