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3791.6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高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8;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减震槽内壁的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工程桩体和固定套桩,所述工程桩体的内部放置有竖龙骨,所述竖龙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箍。该建筑工程桩,通过设置竖龙骨与固定箍,能加固工程桩体的整体强度,通过设置减震槽、减震底座、减震垫与减震弹簧,能增加整个建筑工程桩的减震能力,提高了建筑工程桩的安全性能,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桩具有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桩。
背景技术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桩按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等。
现在建筑上的工程桩大多是混凝土浇筑而制成的,但混凝土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开裂的现象,且现有的工程桩大多不具有减震的功能,地震也会直接导致工程桩出现开裂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工程桩的质量与安全性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减震槽内壁的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工程桩体和固定套桩,所述工程桩体的内部放置有竖龙骨,所述竖龙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箍,所述固定套桩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排泥孔,所述固定套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倒桩。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的材料为橡胶,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减震弹簧周向等距固定连接在减震底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箍呈正方形,所述竖龙骨的数量为四根,且四根竖龙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箍的四角,所述竖龙骨和固定箍的材料均为钢筋。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排泥孔呈八列多行等距开设在固定套桩的内壁,若干个所述固定倒桩呈八列多行等距开设在固定套桩的外壁,且排泥孔与固定倒桩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工程桩体的外表面与固定套桩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泥腔,所述工程桩体的材料为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工程桩体的上端呈圆柱状,且工程桩体下端呈倒圆锥状,所述固定倒桩呈倒钩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桩,通过设置竖龙骨与固定箍,能加固工程桩体的整体强度,通过设置减震槽、减震底座、减震垫与减震弹簧,能增加整个建筑工程桩的减震能力,提高了建筑工程桩的安全性能,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桩具有减震的效果。
2.该建筑工程桩,通过设置导泥腔与排泥孔,能使工程桩体在下降的过程中将泥土排出固定套桩的外表面,通过设置固定倒桩,能使排泥孔排出的泥土挤压在固定倒桩的上表面,加强了整个工程桩在土地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3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