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3970.X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姚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50;E02D5/54;E02D5/62;E02D13/10;E02D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建筑 地基 沉入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的下方,所示柱体的底部固接有桩尖,所述桩尖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底面,所述柱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所述延伸柱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所述凸边靠近所述柱体的内周面,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所述外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顶面,所述延伸柱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的顶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并将混凝土灌入柱体内,使得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背景技术
沉入桩又叫打入桩,是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预制桩打入土中,使土被压挤密实,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沉入桩的施工方法有多种,较非沉入桩结构牢固,同时荷载能力更大。现有的沉入桩一般是固定的整体结构,桩身与桩头之间不可拆卸,桩头的桩尖部分在打桩过程中是极易损坏的,由于桩是一个整体的结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4773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压板、凹槽、凸边、桩体、桩尖、肋条、销轴、耐腐蚀层和防锈层,所述桩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凸边,且凸边与凸边中间的桩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压板固定连接,且桩体的底端设置有桩尖,所述桩体的外侧设置有防锈层和耐腐蚀层,且耐腐蚀层设置在防锈层的外侧,所述肋条的一端与桩体固定连接,且肋条的另一端设置在压板的下端。具有较强的抗腐蚀和抗生锈的能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装置的循环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柱体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在一些土质较软的地方会导致对地基的抓地力较弱,进而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并将混凝土灌入柱体内,使得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柱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柱体的下方,所示柱体的底部固接有桩尖,所述桩尖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底面,所述柱体的周面上开设有灌浆孔一,所述延伸柱顶部的周面上延伸有凸边,所述凸边靠近所述柱体的内周面,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外顶板,所述外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柱体的顶面,所述延伸柱的顶部设置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延伸柱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沉入桩置于地下时,将外顶板置于柱体的顶部,并利用设备机器撞击外顶板可以将柱体沉入地下,当柱体完全沉入地下后,将外顶板移走,再撞击内顶板,可以将柱体内的延伸柱继续向下沉,最后向柱体内灌入混凝土,从而能够延长柱体的长度,增强沉入桩的抓地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柱的周面上固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条穿过所述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条能够避免延伸柱在下沉的过程中发生转动,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体底面的边缘开设有凹台,所述桩尖底面的边缘固接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台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柱体向地下沉降时,凹台和凸台之间的配合能够阻碍泥土从桩尖顶部和柱体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进而减少泥土阻碍柱体下沉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3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