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4044.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喻曹丰;郑爽;范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大 超磁致 伸缩 驱动器 定位 行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的结构,具有大行程和高精度特性。宏动工况下,该结构的宏动线圈被导通,并与固定布置的弧形永磁铁通过磁场相互作用,驱动除外壳等固定件以外的所有内部件沿轴线方向移动,产生宏动位移。微动工况下,该结构的微动线圈被导通产生磁场,使布置于中轴线上的由超磁致伸缩材料棒在磁场作用下于非固定前端发生形变,推动输出杆沿轴向移动,产生微动位移。由布置于宏动线圈和微动线圈之间的隔磁筒隔绝两线圈导通时的磁场相互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的结构的优点是: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时无阿贝误差,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定位行程,使其具有大行程和高精度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端制造装备领域的精密驱动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的结构。
背景技术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驱动器作为机械装备的核心动力装置,其性能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运行的关键。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是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研制而成的一种精密驱动器,具有定位精度高、输出力大和稳定性强等优点,在精密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最大定位行程只能达微米级,严重制约其工程应用。因此,在确保其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设计一种能够增大其定位行程的结构,对于拓展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不丧失其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增大其定位行程的结构,同时使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同时具备大行程和高精度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增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定位行程的结构,包括一宏动外磁轭,一宏动线圈架,一微动线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宏动外磁轭前端通过一外支架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外支架,后端通过一宏动内磁轭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宏动内磁轭,内侧周向均匀固定布置有六块弧形永磁铁,所述的外支架前端通过一前轴承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贯穿布置有一前滑动轴承,所述的宏动内磁轭后端同轴向通过一后端盖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后端盖,所述的后端盖后端通过一后轴承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贯穿布置有一后滑动轴承,所述的后滑动轴承同轴向贯穿布置有一后顶杆轴,所述的后顶杆轴可沿所述的后滑动轴承轴向滑动。
所述的宏动线圈架外侧凹槽内绕制有一宏动线圈,并整体同轴向嵌套布置于所述的宏动外磁轭内侧与所述的宏动内磁轭外侧之间,前端通过一宏微连接架固定螺栓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宏微连接架,所述的宏微连接架布置于所述的外支架内,且前端通过一输出套筒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输出套筒,后端通过一微动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微动磁轭,所述的输出套筒前端同轴向贯穿布置于所述的前滑动轴承内,并可沿所述的前滑动轴承轴向滑动,所述的微动磁轭后端通过所述的微动固定螺栓组同轴向固定布置有一隔磁筒,所述的隔磁筒内同轴向嵌套布置有一微动磁轭套筒,并整体同轴向嵌套布置于所述的宏动内磁轭内,且后端与所述的后端盖前端相抵并被所述的后顶杆轴前端轴向贯穿,所述的微动磁轭套筒前端与所述的微动磁轭相抵,后端与所述的隔磁筒后端内侧相抵并被所述的后顶杆轴前端轴向贯穿至与后端内侧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4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