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4383.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杰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252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临床 用药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上盖,所述搅拌筒体的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的底端面设有橡胶密封块,所述上盖盖合在搅拌筒体的顶端开口,且橡胶密封块与搅拌筒体的内腔密封插接,所述上盖的底端面中心垂直设有贯穿橡胶密封块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转动延伸至上盖的顶端面,且连接有位于上盖的顶端面中心位置上方的转动齿轮,所述上盖的顶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设有位于转动齿轮右侧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转动齿轮之间设有拉条,所述拉条的左端面同体延伸有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便于辅助搅拌待混合的药液,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中医内科临床技术领域,常常需要用到药液搅拌装置,用于将不同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或者防止药液中的一些成分沉淀,现有的药液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较差,为此,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上盖,所述搅拌筒体的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盖的底端面设有橡胶密封块,所述上盖盖合在搅拌筒体的顶端开口,且橡胶密封块与搅拌筒体的内腔密封插接,所述上盖的底端面中心垂直设有贯穿橡胶密封块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转动延伸至上盖的顶端面,且连接有位于上盖的顶端面中心位置上方的转动齿轮,所述上盖的顶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设有位于转动齿轮右侧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转动齿轮之间设有拉条,所述拉条的左端面同体延伸有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端面边缘位置设有第一把手,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壁中段位置设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橡胶底座。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对称焊接有若干个上下均匀间隔分布的搅拌齿。
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顶端外壁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处设有导液漏嘴。
优选的,所述拉条为PVC塑料材质,且拉条的尖端开设有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便于辅助搅拌待混合的药液,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简单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底座,便于增强搅拌筒体搅拌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导液漏嘴,便于倾倒混合后的药液,不易洒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上盖;11、第一把手;12、橡胶密封块;13、搅拌杆;14、搅拌齿;15、转动齿轮;16、导向辊;2、搅拌筒体;21、导液漏嘴;22、第二把手;23、橡胶底座;3、拉条;31、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杰,未经房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4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下片机的输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药切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