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6045.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敬玲梅;黄敏;聂海波;蒲龙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乡镇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子处理系统,所述子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气提系统、消毒单元;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选择区、兼氧选择区、主反应区;所述主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深度处理单元为超净化生物滤池;所述超净化生物滤池内填充有过滤填充料。带生物选择器的SBR处理单元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适合于出水要求高、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用地紧张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乡镇污水处理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工艺大致分为五类大类:第一类为按空间进行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第二类为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性活性污泥法;第三类为生物膜法;第四类为膜过滤法;第五类为生态治理。
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是指各种处理功能(如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池子)内完成的污水处理工艺。将厌氧、兼氧、好氧、沉淀进行绝对划分,有效保证各个空间的功能单一、高效。目前较成熟的工艺有:AO、多级AO、A2O及氧化沟工艺等。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主要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污泥法,是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序批式活污泥法的核心技术是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近几年来已发展成多种改良型,主要有:传统SBR、ICEAS、CASS、CAST、MSBR工艺等。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氧层的好氧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氧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目前较成熟的工艺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和生物流化床。
膜过滤法主要是指MBR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工艺是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MBR工艺由生物处理和膜处理两部分组成。生物处理部分包括缺氧池、好氧池;膜处理部分包括膜池。MBR膜分离技术采用超滤法,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沉淀池,固液分离效果好,为解决回用水质问题提供了可靠保证。生态治理主要是指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等自然生态处理技术,通过植物吸收、土地渗滤、土著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我国乡镇污水多存在雨污分流不完善;排水不均匀、昼多夜少,一般集中在三餐和夜间淋浴四个时间段;污水处理站管理能力较差;水质受地区用水习惯、饮食习惯较大等特点。
目前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地质地形、气候、管理需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工艺进行治理。目前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成套装置多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A3O+MBBR、MBR这三种工艺。这些工艺多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管理维护困难等一项或多项问题。
随着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各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标准,部分主要指标甚至要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如“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处理量较小的乡镇污水也从原来的(GB18918-2002)一级B标向一级A标提标,部分敏感区域甚至要求主要指标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目前的成套装置设备则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管理维护困难、出水水质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6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