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瞬态过电压、过电流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6164.8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9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雷全学;肖翔;袁祺;唐月奎;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抛物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涂年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瞬态 过电压 电流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瞬态过电压、过电流监测装置,包括过电压监测仪主控处理器,与过电压监测仪主控处理器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以及辅助模块;输入模块包括多路多功能模拟信号输入模块、多路SPD遥信干接点信号输入模块以及电源输入模块,其中多路多功能模拟信号输入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多路非接触式过电压传感器和多路非接触式雷电流传感器进行瞬态过电压和瞬态过电流信号采集,以实现非断电、断线状态下的瞬态过电压和瞬态过电流同步监测不影响回路工作状态。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监测精度高,无需断电、断线即可进行信号监测,降低安全隐患;装置整体体积小、安装便捷,且工程造价低,适用于大面积的分布式安装监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力系统运维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瞬态过电压、过电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电力系统广泛在物联网和数字电网领域的建设,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在二次系统得到应用,随着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设备本身的耐压水平会降低,微电子设备遭受电磁脉冲、瞬态过电压、瞬态过电流、杂散电压损坏的概率逐渐增大。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缺乏瞬态过电压、瞬态过电流的监测装置,无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捕捉,导致没有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很多电力设备损坏的根本原因无法知晓,无法作出及时有效的防护优化方案。现有使用情况中同类型的电力事故重复发生,社会动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通过研究电力设备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力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过电压状态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过电压情况的存在对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线路的绝缘性能构成威胁,严重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有效监测电网内外过电压状况,是深刻认识电网过电压原因以及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电网过电压情况重复发生的有力手段。
雷击低压输电线路是危害低压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电气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准确监测低压输电线路雷电流的波形及幅值,对分析雷击事故、研究雷电防护是十分重要的。雷电具有的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千安至数千千安)的特点。雷电的特点与其破坏性有紧密的关系。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性,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有效监测入侵系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也是认识电网雷电流以及采取有效方法预防雷电流的有力手段。
电网的数据感知需要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进行分布式监测,现有的传统结构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案实现的过电压监测只适用于实验室和场地比较空旷的高压线路应用,由于其往往体积大、造价高,限制了现有监测设备在电力二次系统中的应用。目前传统的雷电流、过电压监测仪传感部分体积大造价高,不适用于二次系统的分布式大面积应用。目前二次系统应用的过电压监测只是监测工频暂态过电压,幅值小。低压输电线路中入侵的雷电流、操作过电压为瞬态量,速度快、幅值高,现有应用技术方案不适用于该类型参数的采集捕捉与记录。现有监测方案功能单一,部分只有雷电监测功能。无瞬态过电压监测功能。且现有的过电压采集一般方案采用接触式采集信号,需要断电进行采集,短路时影响原有线路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瞬态过电压、过电流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瞬态过电压、过电流监测装置,包括过电压监测仪主控处理器,与所述过电压监测仪主控处理器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以及辅助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多路多功能模拟信号输入模块、多路SPD遥信干接点信号输入模块以及电源输入模块,其中所述多路多功能模拟信号输入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多路非接触式过电压传感器和多路非接触式雷电流传感器进行瞬态过电压和瞬态过电流信号采集,以实现非断电、断线状态下的瞬态过电压和瞬态过电流同步监测不影响回路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抛物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抛物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6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盒盖模具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生产加工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