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沉降数据监测用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0147.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罗茸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能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沉降 数据 监测 变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沉降数据监测用变送器,包括机体、连接口、安装孔、弹性夹头组件、锥槽、夹持孔、条形槽、锁紧盖、避空槽、环形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锁紧盖在连接口上螺纹旋合,驱动环形挡块抵顶圆台段的轴端面,使圆台段在锥槽内滑动,锥槽内壁对圆台段的外锥面产生径向作用力,同时圆台段上设置的条形槽,使得圆台段外锥面具有向其径向内侧的弹性收缩,进而使夹持孔夹紧传压管,由于夹持孔能弹性收缩\胀开,因此相对现有技术使用螺纹方式将传压管安装在机体上,使得一定范围内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传压管;设置防护罩,能够对机体上的显示装置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沉降数据监测用变送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CN201110060874.2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装置的储液器上部有密封盖,储液器中下部装有传压液,储液器上部通过气管与压力变送器的压力引入端一相连,储液器的下部通过传压管与压力变送器的压力引入端二相连,压力变送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电连接,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与控制中心通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操作方便,使用它可实现环境恶劣地区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的长期自动化监测。
上述现有技术中压力变送器上连接的传压管主要通过螺纹连接在压力变送器的连接口上,实现压力变送器与传压管连通,但是一种压力变送器只能匹配一种外径型号的传压管,因此在安装时,需要查找对应型号的传压管,给安装作业产生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面沉降数据监测用变送器,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面沉降数据监测用变送器,包括压力变送器的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外部的传压管连通,所述连接口内同轴设有一盲孔形式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夹头组件,所述弹性夹头组件包括同轴的柱段、圆台段,所述圆台段直径沿柱段的轴向自内之外依次递增,所述柱段同轴滑配插合在安装孔内,对应的所述连接口内设有与圆台段外形适配的、且供圆台段滑配卡合的锥槽,所述弹性夹头组件上同轴设有供外部传压管插合的、通孔形式的夹持孔,所述圆台段外锥面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与夹持孔连通的、缺口形式的条形槽,所述连接口上螺纹套装有一锁紧盖,所述锁紧盖上设有供外部传压管自由通过的、通孔形式的避空槽,其上还同轴设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与圆台段端面相抵。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夹头组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槽延伸至柱段上。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体上设有一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端与机体铰接,其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所述机体上。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罩上设有通孔形式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透明玻璃。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防护罩上的卡块,所述机体上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铰接有一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周面上设有螺杆,所述卡块上设有供螺杆转动自由通过的卡槽,所述螺杆穿出卡槽一端螺纹匹配有螺母,所述螺母底面抵紧卡块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能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能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内变频器物理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自动对中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