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0446.5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媚;严春杨;邹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置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该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U形主体,U形主体内部中空,U形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U形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匹配的第一螺孔;U形衬底,U形衬底设置在U形主体底部,U形衬底的外边缘等间隔设置多个连接环;缓冲圆筒,缓冲圆筒的外壁通过多个波浪缓冲片与U形主体的圆弧段内壁连接;多个固定绳,固定绳的数量与连接环的数量一致,各固定绳分别对应一个连接环,固定绳的一端绕设在与其对应的连接环上。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便于对留置针的方位进行固定,进而进行保护,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为日常医疗工作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护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病患身体上安设留置针,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医护处理;
但传统的留置针通常暴露在患者体表,或仅仅利用纱布进行遮盖,传统的留置针保护手段较为简单,安全性较低,无法保护留置针,无法避免其受外力碰撞,当患者行走时,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
因此,急需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成本低廉,便于对留置针的方位进行固定,进而进行保护,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为日常医疗工作提供便利。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所述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
U形主体,所述U形主体内部中空,所述U形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U形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匹配的第一螺孔;
U形衬底,所述U形衬底设置在所述U形主体底部,所述U形衬底的外边缘等间隔设置多个连接环;
缓冲圆筒,所述缓冲圆筒的外壁通过多个波浪缓冲片与所述U 形主体的圆弧段内壁连接;
所述缓冲圆筒包括:
缓冲外圆筒;
设置在所述缓冲外圆筒内部的缓冲内圆筒;
多个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数量与所述连接环的数量一致,各所述固定绳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连接环,所述固定绳的一端绕设在与其对应的所述连接环上;
其中,所述缓冲外圆筒的外壁与所述U形主体的内壁平行,所述波浪缓冲片与所述缓冲外圆筒的外壁垂直;
所述缓冲圆筒的底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U形衬底的水平高度;
所述缓冲外圆筒的内壁通过多个缓冲连接件与所述缓冲外圆筒的外壁连接;
所述缓冲外圆筒的外壁通过多个波浪缓冲片与所述U形主体的圆弧段内壁连接;
所述U形主体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U形主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分离,当所述U形主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配接,所述U形主体呈圆环形;
当所述U形主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U形衬底呈圆环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U形主体为U形气囊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U形衬底为U形伸缩板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圆筒包括:
缓冲外圆筒;
设置在所述缓冲外圆筒内部的缓冲内圆筒;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中医医院,未经宜都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输送线路固定托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机测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