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0706.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60/117 | 分类号: | A61M60/117;A61M60/295;A61M60/841;A61M60/847;A61M6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室 辅助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一可以容纳血液的容腔结构,设置在容腔结构上用于与主动脉连接的血管连接结构,为容腔结构充气或抽气的驱动气泵,控制驱动气泵进行充气或抽气的控制结构,监测血流量的血流监测结构以及提供电能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结构设置为软质囊腔结构,在容腔结构内部设置一弹性瓣膜结构,弹性瓣膜结构将容腔结构分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在所述血管连接结构侧壁上设置一防逆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 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心力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5的心脏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我国心衰发病率达到0.9%,且5年的死亡率超过 60%。当传统的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心脏移植又面临供体缺乏,术后排斥反应等困难的时候,研究学者们提出利用机械装置来帮助心脏恢复的方法开发出了心室辅助装置。自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临床应用以来,经过多年研究和临床应用,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assist device,VAD) 的应用己从心血管手术后复苏、心脏移植过渡或替代,拓展至心肌功能的恢复乃至心力衰竭的永久性治疗。心室辅助装置不仅可以作为心脏移植前过渡的桥梁,也是通向心肌恢复的扁舟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用于心衰患者的救治。
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个可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工作,以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的机械泵。该装置能够从左和/ 或右心室收集血液,并将这些血液经主动脉送至外周组织或重要器官(如脑、肾和肝,及四肢等)。
目前的心室辅助器械多是通过一个反搏气囊外力反搏泵辅助建立血液循环,不能有效形成心室,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心脏活动,针对重度心衰患者现有技术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心室辅助器械,不能有效形成心室,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心脏活动,针对重度心衰患者现有技术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
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其包括一可以容纳血液的容腔结构,设置在容腔结构上用于与主动脉连接的血管连接结构,为容腔结构充气或抽气的驱动气泵,控制驱动气泵进行充气或抽气的控制结构,监测血流量的血流监测结构以及提供电能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结构设置为软质囊腔结构,在容腔结构内部设置一弹性瓣膜结构,弹性瓣膜结构将容腔结构分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在所述血管连接结构侧壁上设置一防渗漏结构;所述容腔结构与血管连接结构一体连接,弹性瓣膜结构与容腔结构内壁一体连接,防渗漏结构与血管连接结构一体连接或组合连接,血流监测结构与容腔结构组合连接;所述驱动气泵、电源结构、血流监测结构及控制结构四者之间相互连接;通过在容腔结构内设置弹性瓣膜结构,将容腔结构分为相互独立且不连通的上下两部分,容腔结构的上半部分容纳血液,下半部分容纳气体,血流监测结构监测血流量,将血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根据血流量信号控制驱动气泵进行充气或者抽气,瓣膜结构随之上升或者下降,血液进入或泵出容腔结构,实现代替心室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容腔结构的容积设置为60-80ml;此种设置符合正常成年人心脏收缩一次的标准射血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移动车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用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