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0841.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大林;李彦弘;李福林;许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尔(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31/40;F16K27/0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赵瑞鹏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氧机用 气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部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用于排出氮气的出气口、与分子筛筒连通的A口和与分子筛筒连通的B口,所述进气口、排气口、A口和B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A口和B口的气道进行特殊设计,从而在A口和B口内形成一个空腔,起到阻抗消音作用,有效降低了气动组合阀的气体切换和排气噪音,进而降低了分子筛制氧系统整机的工作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
背景技术
家用制氧机,市面上有多种家用制氧机,由于制氧的原理不同,各家用制氧机的使用特点也就不同。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有:1、分子筛原理;2、高分子富氧膜原理;3、电解水原理;4、化学反应制氧原理。而分子筛制氧机是唯一成熟的,具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氧机。
分子筛制氧系统又称分子筛变压吸附PSA制氧系统,是以分子筛(molecularsieve)为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以环境空气为原料,在常温低压的条件下,利用分子筛加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质)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形成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快速循环过程,使空气中的氧和氮气得以分离,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态酸和其它气态氧化物等,均属于分子极性很强的物质,很难通过分子筛,从而使产出氧的氧气纯度达到93%v/v以上。
现有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包括气动组合阀和制氧组件,现有分子筛制氧系统上使用的气动组合阀,在进气和排气过程中存在噪音较大,从而导致分子筛制氧系统整机噪音增大,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舒适度,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有效降低了气动组合阀气体切换和排气过程中的噪音,提升了分子筛制氧系统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部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用于排出氮气的出气口、与分子筛筒连通的A口和与分子筛筒连通的B口,所述进气口、排气口、A口和B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面,所述A口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直径;所述B口包括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和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气道的直径。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均为圆柱形气道。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盖设于所述阀体A 口所在的侧面,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与第三气道连通的第四气道、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前盖板沿竖直方向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第四气道位于所述前盖板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区域。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沿横向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所述A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一侧,所述B 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另一侧,所述A口与所述B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容纳推杆组件的推杆腔体,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上密封组件、推杆、下密封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下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组件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尔(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柯尔(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蓄电池零部件焊机的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带箔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