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4885.3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坤;胡君娜;张芳;任坤;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3 | 分类号: | B60P1/43;B60P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递 运输车 装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尾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钩。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滚轮、输送带、动力泵和挂钩,使输送机构可以从储存箱的内部滑出,而后动力泵通过挂钩将输送机构的右端吊起与车厢衔接,并且使输送机构的左端与地面接触,通过支撑板和伸缩腿使输送机构设在地面上,进而可以将快递放在输送带上输送至车厢内部,有效的降低了快递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从而提升了快递的运输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人们网上购物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使得快递运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大量的快递运输车不断的往返在各地,而快递的装卸在运输过程中占着主要的工作量,是快递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有快递运输车在装卸快递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装卸,不仅装卸效率较低,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直接增加了快递运输的成本,即便有部分装卸装置可以对车载快递进行装卸,但此类装置一般都设在物流中心,体积较大,无法随车进行使用,使用性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具备自动化装卸和随车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递运输车用装卸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尾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动力泵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动力泵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所述车厢底部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右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滚筒架,所述滚筒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收线筒上,所述收线筒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机,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线内侧的轴承,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转筒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另一个转筒,另一个所述转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另一个滚轮,另一个所述转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和电机,所述支撑板和电机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挂钩通过轴承将转筒吊起,所述挂钩的内径与轴承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动力泵、扫描仪、转动机和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车载传输设备。
优选的,所述储存箱的底面倾斜向左下设置,所述储存箱的右端设有开关门。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转筒的连接处设有另一组轴承,所述加强板与输送带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支撑腿角度可调。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滚轮、输送带、动力泵和挂钩,使输送机构可以从储存箱的内部滑出,而后动力泵通过挂钩将输送机构的右端吊起与车厢衔接,并且使输送机构的左端与地面接触,通过支撑板和伸缩腿使输送机构设在地面上,进而可以将快递放在输送带上输送至车厢内部,有效的降低了快递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从而提升了快递的运输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储存箱、转动机和牵引线,使输送机构可以合理的安装在运输车辆底盘的尾端,使用时直接通过转动机松开牵引线使输送机构滑出吊起即可,收起时直接取消固定并通过牵引线将输送机构拖回即可,保证了装卸装置可以安装在车上随时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4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脉冲闪光照相驱动装置
- 下一篇:光反射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