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病毒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5894.4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琨;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威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102;A41D31/12;A61L2/04;A61L2/23;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雷夕娟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病毒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病毒口罩,包括口罩带和罩体,罩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一级过滤纤维、涂有石墨烯复合物过滤纤维层、加热层、中药复合物填充层及内部过滤层,口罩带与罩体一体成型,加热层设置有插孔,可以与电源连接,对罩体进行加热消毒。中药复合物填充层内填充有纳米级的中药颗粒。内部过滤层为由两层组成,包括外层的防水透气膜和内层的吸湿膜。罩体通过密封夹固定,密封夹环罩体设置,每层之间均留有缝隙,每层均可以替换。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阻止细菌和病毒通过气溶胶的方式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并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节约。本口罩每层之间的间隔空隙大,结构立体,从而透气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设备及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病毒口罩。
背景技术
近年,生物气溶胶相关的大规模的突发性传染病也不断爆发,同时以生物气溶胶形式包括利用可能基因编辑过的高致病病原体的生物战、生物恐怖的危险剧增,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平与稳定。此次肺炎疫情中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在空气中形成气凝胶传播。生物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化学毒素等,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易感染者在未与患病者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病毒的气溶胶微粒而被感染。气溶胶传播已经超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速度。停靠在日本横滨港口的“钻石公主号”豪华游轮,短短一周已经有136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不少乘客陆续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其传染力之强非气溶胶传播莫属。
气溶胶大都是肉眼不可见的诸如粒径小于2.5微米的PM2.5气溶胶,科学界的共识是病毒离开宿主不能单独存活,感染者含新冠病毒的飞沫或者呼气等离开人体后,在干燥空气中水分迅速蒸发,细胞和病毒因缺水而失活,遇到太阳光紫外线或者空气中的臭氧、酸性气体等很容易被彻底杀死。而在雾霾天气湿度大,病毒更有可能和雾霾液滴颗粒结合,就能更长时间存活和分散在雾霾颗粒中。
目前市场上多数口罩是通过静电吸附微小颗粒物,但呼吸的水汽会让静电消失,配戴一个小时吸附效果就会显著下降而致吸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病毒口罩,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新型防病毒口罩,包括口罩带和罩体,所述的罩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一级过滤纤维、涂有石墨烯复合物过滤纤维层、加热层、中药复合物填充层及内部过滤层,所述的口罩带与罩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加热层设置有插孔,可以与电源连接,对罩体进行加热消毒。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层为防水电阻丝网,所述的防水电阻丝网与所述的罩体形状和面积均相同,在使用完毕,摘下口罩,插上电源,可以对口罩加热,从而消磨病毒和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复合物填充层内填充有纳米级的中药颗粒,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部过滤层为由两层组成,包括外层的防水透气膜和内层的吸湿膜,截流在口罩内的水汽被吸湿膜吸附,在对口罩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将吸湿膜上的水汽蒸发,恢复干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罩体通过密封夹固定,每层之间均留有缝隙,每层均可以替换。
进一步地,一级过滤纤维和涂有石墨烯复合物过滤纤维层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均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孔径小、阻隔能力高、质量轻、透气性能好等优点。在对口罩进行电加热的时候,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口罩设置有电阻丝网,使得口罩的支撑性比较好,能给呼吸留有比较大的空间,使得呼吸更顺畅,所述的口罩上还设置有中药层和涂有石墨烯复合物的过滤层,能很好的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将石墨烯复合物溶液喷涂于过滤网上,能够有效去除(干、湿)空气中的粉尘及PM2.5。石墨烯基口罩借助石墨烯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势可实现对微小颗粒物的直接吸附,不存在遇水汽失效问题,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效吸附率。所述的口罩可以与便携式电源连接,随时对口罩进行消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威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威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5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冰冻水果去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