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6170.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7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喜红;张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2;H01F27/28;H01F38/14;H02J50/10;B60L5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线圈 模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系统,其中,线圈模组包括:托盘以及设置于托盘上的线圈;托盘为导热塑料托盘,其上具有收容线圈的线槽,线槽的尺寸略大于线圈的线径尺寸,线圈由两根导线分别以螺旋方式盘旋地绕制而成,其中一根导线位于另一根导线绕制形成的间隙中,任一根导线的一端于线圈的内侧背向托盘垂直延伸,并水平地朝向托盘的一侧边缘延伸设置,另一端于线圈的外侧背向托盘垂直延伸,并水平地朝向与一侧边缘相垂直的边缘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塑料作为托盘,在起到安装固定线圈的同时,线圈产生的高温还通过导热塑料托盘使温度均衡。同时,通过采用双股绕线,能够实现分流,避免大电流导致的过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的方式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可采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实际上就是接收和发射,而线圈就是起到接收和发射作用,线圈工作时,其自身会持续发热,由此导致无线充电系统的温度升高。同时,对于无线充电线圈而言,还要求其能够方便接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包括:托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托盘上的线圈;
所述托盘为导热塑料托盘,其导热系数为0.3-2W/MK,所述托盘为一矩形托盘,其上具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线槽,所述线槽的尺寸略大于所述线圈的线径尺寸,所述线圈由两根导线分别以螺旋方式盘旋地绕制而成,其中一根导线位于另一根导线绕制形成的间隙中,任一根导线的一端于所述线圈的内侧背向所述托盘垂直延伸,并水平地朝向所述托盘的一侧边缘延伸设置,另一端于所述线圈的外侧背向所述托盘垂直延伸,并水平地朝向与所述一侧边缘相垂直的边缘延伸设置,任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托盘的导热系数为 0.5-1.5W/MK。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托盘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托盘的四周边缘还设置有背向所述托盘垂直延伸的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两根导线为litz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两根导线的接线头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接线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接线头包括:连接部以及接线环,所述接线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线圈的端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装于对应的线圈端部,另一端套装于所述接线环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安装于车载侧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以及安装于地侧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线圈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6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 下一篇:一种搭扣式弹性件的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