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7227.X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共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张金昂 |
地址: | 056200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为接尿袋口,所述引流管的顶端为开口设计,所述开口为第一引流口;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还设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囊的内腔,所述送气管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气囊的顶部高于或平齐所述第一引流口;所述引流管的侧部还设有第二引流口,所述第二引流口设于所述气囊的下方和膀胱最底部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膀胱内部的尿液排净,避免引起漏尿,以及便于导尿管插入膀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
在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导尿管1插入膀胱后,为了固定导尿管1留在膀胱内,靠近导尿管1头端设置有一个气囊2,通过送气管3向气囊2内注入空气或水,气囊2注空气或水膨胀后卡在膀胱内,最后引流管4通过引流口5将膀胱内的尿液引出。
上述现有技术的导尿管存在以下三种缺陷:1、尿液引流口设在导尿管的最顶端的两侧,导致处于膀胱底部的尿液无法排净,引起漏尿;2、导尿管头部伸入膀胱太长,会损伤膀胱壁粘膜,引起血尿;3、导尿管顶端是盲端,不能贯穿导丝,当导尿管插入膀胱遇到阻力时,导丝无法协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导尿管,使其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为接尿袋口,所述引流管的顶端为开口设计,所述开口为第一引流口;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还设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囊的内腔,所述送气管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气囊的顶部高于或平齐所述第一引流口;所述引流管的侧部还设有第二引流口,所述第二引流口设于所述气囊的下方和膀胱最底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流口与所述气囊的底部距离0.5-10mm。如此设置,避免第二引流口距离气囊底部太远,保证当气囊鼓胀卡在膀胱下部时,第二引流口仍处于膀胱内部的底部位置,排净膀胱底部的尿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流口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引流管环状分布。如此设置,保证环状设置的第二引流口能对尿液进行充分地引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引流管的顶端、以及气囊的下方和膀胱最底部之间的引流管的侧部分别设置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同时排净膀胱中部以及膀胱底部的尿液,保证膀胱内的尿液排净。
2、由于第一引流口设于引流管的顶端,且气囊的顶部高于或平齐第一引流口,保证导尿管的头部不会伸入膀胱太长,避免损伤膀胱壁粘。
3、由于引流管的顶端为开口端,当导尿管插入膀胱时遇到阻力不流畅地插入时,可先插入直径更小的导丝。当导丝顺利地穿过尿道插入膀胱后,再用导尿管套在导丝上穿过导丝,在导丝的引领协助下,使导尿管更容易地插入膀胱。随后将导丝贯穿导尿管抽出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导尿管;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处于膀胱内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共生,未经吕共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7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