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苗种植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7987.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鹏;李宏凯;纪树荣;李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玖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C23/04;A01C23/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种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苗种植大棚,具有由棚架与棚膜组成,所述棚架由位于四周的端柱,与位于中部的左中柱、右中柱以及若干横梁组成,所述左中柱上方有开口,左中柱中部通过引流通道与收集箱连接,左中柱与前后端的端柱通过排水槽连接,且排水槽由端柱朝左中柱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棚架上方设有顶架,且顶架往左中柱一侧向下倾斜,所述棚架上部架设有若干引流管,引流管配置有喷雾头,收集箱设有水泵通过输入管与若干引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拆装方便,能够根据地域需求针对性地安装搭建,可为种植户提供良好的管理场所,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苗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种植大棚通常为木质结构搭建而成,结构较为松散,且茶树属于无性繁殖,茶苗的种植需要足够的水分、肥料以及光照。在现阶段种植面积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特别是土地需要轮作,且幼苗成长后需要移植等情况,则需要结构硬实,拆装方便,且可以便于打理的种植大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苗种植大棚,该设有由钢结构搭建而成,便于施工组装,同时能够具备较佳的农业种植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苗种植大棚,具有由棚架与棚膜组成,所述棚架由位于四周的端柱,与位于中部的左中柱、右中柱以及若干横梁组成,所述左中柱上方有开口,左中柱中部通过引流通道与收集箱连接,左中柱与前后端的端柱通过排水槽连接,且排水槽由端柱朝左中柱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棚架上方设有顶架,且顶架往左中柱一侧向下倾斜,所述棚架上部架设有若干引流管,引流管配置有喷雾头,收集箱设有水泵通过输入管与若干引流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棚膜覆盖于棚架与顶架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通道朝收集箱方向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设有加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棚架底部的土壤中埋设有若干肥料管,且若干肥料管连接肥料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棚架中还设有空调与灯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提供一种便于搭建及转移,且结构稳固的茶苗种植大棚,棚架通过多根立柱及横梁组装而成,棚架上方一侧具有雨水的排水槽,结合顶架结构,能够将雨水引流至收集箱中收集,便于添加营养液用于灌溉。棚膜采用PVC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及保温性,配合空调可以调节温度以及换气,满足种植所需的各种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苗种植大棚,具有由棚架与棚膜组成,所述棚架由位于四周的端柱1,与位于中部的左中柱2、右中柱3以及若干横梁组成,棚架的端柱、中柱及横梁均为钢材,通过螺丝锁紧形成稳定的架构,便于安装与拆装。棚架上方设有顶架6,顶架6可采用塑料或不锈钢与棚架连接。棚膜覆盖于棚架与顶架6的外表面,棚膜优选为PVC薄膜,覆盖于棚架与顶架外表面可以提供良好的透光性及保温性。
左中柱2上方有开口,顶架6往左中柱2一侧向下倾斜,左中柱2与前后端的端柱1通过排水槽5连接,且排水槽5由端柱1朝左中柱2方向向下倾斜,有利于引导雨水的流向,流入排水槽5的雨水只能通过左中柱2排出,左中柱2中部通过引流通道30与收集箱4连接,引流通道30朝收集箱4方向向下倾斜,水会经过左中柱2与引流通道30后直接进入收集箱4,用于雨水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玖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玖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7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井作业工具仓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设备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