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淀粉加工的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8293.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汪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盛明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淀粉 加工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淀粉加工的自动化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粗滤液滤化部分、导引流通道部分、沉淀池部分、智能监测部分、沉淀粗处理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主体框架由四根支柱和八根横柱构成的方形双层框架;粗滤液滤化部分主体为一长方形容器;长方形容器的左上方设置一“L”形分隔板,“L”形分隔板与长方形容器内侧壁构成一长方形容器一,“L”形分隔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通孔,一方形滤袋插接于长方形容器一内,所述方形滤袋上端绳链连接挂钩,挂钩插接于长方形容器的上端。实现了淀粉加工流程的智能化操作,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优化加工环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淀粉加工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淀粉加工是指用将含淀粉的马铃薯、红薯、葛根、蕨根等原料,经浸泡、粉碎、分离、干燥等工艺后,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非淀粉物质分离除去;最终获得淀粉。现有技术可对马铃薯、红薯等纤维含量低的原料,经清洗后一次性分离出淀粉,其技术已相当完善。但对于葛根、蕨根等纤维含量高的原料,现有技术是先进行清洗,再粉碎后加水搅拌,分离获取含淀粉溶液后,需进行沉淀处理,传统处理方式是使用大量开口容器进行分装沉淀,并进行人工观察沉淀状态,等沉淀后,再进行排水、取粉等流程,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分装和观察等操作,制作流程费时费力,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高,反复观察和分装流程,频繁直接接触人员和空气,极易造成尘埃和微生物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淀粉加工的自动化装置,解决了传统沉淀加工流程中耗时长、劳动强度大、易污染、工作经验要求高和观察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淀粉加工的自动化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粗滤液滤化部分、导引流通道部分、沉淀池部分、智能监测部分、沉淀粗处理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由四根支柱和八根横柱构成的方形双层框架;
所述粗滤液滤化部分主体为一长方形容器;长方形容器的左上方设置一“L”形分隔板,“L”形分隔板与长方形容器内侧壁构成一长方形容器一,“L”形分隔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通孔,一方形滤袋插接于长方形容器一内,所述方形滤袋上端绳链连接挂钩,挂钩插接于长方形容器的上端;
“L”形分隔板上端合页连接一“L”形滤板,“L”形滤板活动端设置一牵引绳,长方形容器上通过横杆设置一定滑轮,牵引绳穿过定滑轮后固连于一卷轴上,所述卷轴设置于一伺服电机的转轴上,伺服电机通过固定架设置于长方形容器外侧壁上;
长方形容器一上设置四根支杆一,支杆一上设置四根横杆一,一推杆电机设置于支杆一和横杆一构成的固定架上,推杆电机的活动端设置一长方形压块,长方形压块尺寸小于长方形容器一的尺寸;
长方形容器底端设置一圆形通孔,长方形容器内设置一漏斗,漏斗开口与圆形通孔固连,圆形通孔下方设置一电磁阀,长方形容器外侧壁设置一圆形通孔一,一蓄水装置通过固定架设置于长方形容器外侧壁上,蓄水装置的出水口固连一输水管,输水管上设置一电磁阀一,输水管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一压力喷头;一震动传感器设置于“L”形滤板上;
所述导引流通道部分主体为一“C”形管,“C”形管设置于安置架上,“C”形管一端固连“C”形槽,所述“C”形槽位于主观察管的顶端,主观察管设置于电磁阀下方,主观察管为透明材质,“C”形管上等距设置若干圆形通孔三,“C”形管上方合页连接若干个“C”形透明盖板,圆形通孔三一侧设置光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盛明,未经汪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8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树脂生产废水过滤罐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畜牧用喂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