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张紧装置及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带式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8793.2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娜;李慧芳;陈泽智;裴子岩;于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23/04;B65G6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黎晓丹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装置 悬臂 式斗轮堆取料机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干散货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包括支撑座、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改向滚筒,支撑座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伸缩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座上,伸缩驱动机构伸缩时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改向滚筒用于张紧传动皮带,改向滚筒的运动方向与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改向滚筒的端部通过连杆与滑块连接,连杆的第一端部与一个滑块铰接连接,第二端部与改向滚筒的一端部铰接连接,改向滚筒的张紧方向与连杆的夹角a小于45°;一种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前述皮带张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的横向伸缩实现改向滚筒的上下移动,从而达到皮带张紧的效果,皮带张紧装置具有重量轻,油缸压力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干散货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及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皮带张紧方式采用重锤式,重锤重量几吨甚至十几吨,从而对钢结构强度提出较高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皮带张紧装置也有采用液压张紧的装置,但一般是采用液压油缸直接推拉皮带改向滚筒,通过油缸的伸缩实现改向滚筒的同向移动,从而达到皮带张紧的效果,这种形式的张紧装置中油缸受力是皮带的张紧力倍数,油缸受力随皮带张紧力的增加而增加,当皮带需要较大张紧力时,油缸的压力大,油缸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及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带式输送机,其通过油缸的横向伸缩实现改向滚筒的上下移动,从而达到皮带张紧的效果,当张紧力F为定值时,油缸推力F1的计算公式为:F1=F*tana,设计夹角a小于45度,此时,F1小于F的大小,当张紧时,a角度变小,F1值变小,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皮带张紧装置具有重量轻,油缸压力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包括支撑座、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改向滚筒,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伸缩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伸缩时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改向滚筒用于张紧传动皮带,所述改向滚筒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改向滚筒的端部通过连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与一个所述滑块铰接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改向滚筒的一端部铰接连接,所述改向滚筒的张紧方向与所述连杆的夹角a小于45°。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改向滚筒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部。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改向滚筒每端铰接连接有相对改向滚筒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杆。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支撑座的两边各设置一个滑槽,位于所述改向滚筒每端的两个连杆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支撑座两边的滑块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滑块设置为圆柱形滑块。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部为从第二端部分出的两个对称的铰接接头,两个铰接接头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圆柱形滑块的两端。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滑槽包括两侧的支撑块和连接在两侧支撑块之间的上滑架和下滑架,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上滑架和下滑架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的中部连接,所述上滑架和下滑架的内侧中部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避让凹槽。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一种皮带张紧装置中,所述改向滚筒每端连接一个连杆,所述改向滚筒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滑道内,所述滑道固定设置。
一种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前面任一条描述的皮带张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8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气密性岩棉夹芯板
- 下一篇:玻璃丝绵复合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