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脱硫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9283.7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泽;李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8;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脱硫脱硝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该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初级除尘单元,与初级除尘单元相连的外循环换热单元,与外循环换热单元相连的脱硫单元和脱硝单元,以及与脱硝单元相连的次级除尘单元。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将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结合起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减小了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外循环换热单元将降温脱硫的热量利用到升温脱硝的步骤中,有效利用热量,降低了能耗,同时对脱硝后的烟气的热量也进行了重复利用,节约了能源。因此,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烧结脱硫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烧结烟气成分复杂,含有SO2和NOx等多种污染物。而且烧结烟气量大,烟气中SO2和NOx浓度较高。
目前烟气脱硫脱硝常用的方法为分步脱硫脱硝,即脱硫与脱硝分别使用两套设备,分步进行。其常见工艺例如SCR脱硝与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相结合,SNCR/SCR联合脱硝与氨法脱硫相结合等。众所周知分步法投资、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并且,在脱硫脱硝系统中,烟气的反应温度不一致,脱硫徐降温而脱硝的催化剂会在低温下失去活性,因此需要升温,并且必须经过先脱硫再脱硝的过程才能更好的净化烟气,而现有技术中未能有效利用脱硫中散失的热量,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加大了能耗,增加了烟气净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脱硫脱硝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烧结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初级除尘单元,与初级除尘单元相连的外循环换热单元,与外循环换热单元相连的脱硫单元和脱硝单元,以及与脱硝单元相连的次级除尘单元;所述脱硝单元包括进气端与外循环换热单元相连、出气端与次级除尘单元相连的内循环烟气换热器,与内循环烟气换热器相连的加热炉,与加热炉相连的SCR反应器,以及与SCR反应器相连的加氨单元;其中,所述SCR反应器的出气端与内循环烟气换热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循环换热单元包括与初级除尘单元相连的降热换热器,以及通过双向水循环管道相连的升热换热器;其中,降热换热器的出气端与脱硫单元相连,升热换热器的进气端与脱硫单元的出气端相连,升热换热器的出气端与内循环烟气换热器的进气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与降热换热器的出气端相连的吸收塔,与吸收塔连通用于增添石灰浆液的浆液罐,与吸收塔出液口相连的滤液池,与滤液池配合使用的板框压滤机,以及与吸收塔出气口连通的烟气冷凝器;其中,所述烟气冷凝器的出气端与升热换热器的进气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氨单元包括氨水储罐及与之相连的氨水蒸发器;其中,所述氨水蒸发器的出气端与SCR反应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初级除尘单元采用电除尘器。
作为优选,所述次级除尘单元采用布袋除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结合起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减小了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外循环换热单元将降温脱硫的热量利用到升温脱硝的步骤中,有效利用热量,降低了能耗,同时对脱硝后的烟气的热量也进行了重复利用,节约了能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液池和板框压滤机,使通过吸收塔吸收SO2后形成的硫酸钙分离更加彻底,使滤饼的含固率更高,滤液更清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低成本的辐射制冷薄膜的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耐冲击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