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9584.X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鼻饲 双头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包括定夹板和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分别可旋转固定在定夹板上,活动板的另一侧与定夹板形成用于夹固物品的夹口;定夹板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板相对定夹板进行旋转活动的控制板,控制板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可转动固定在定夹板上,且旋转轴位于定夹板和活动板之间;活动板远离夹口的一端设有开口,控制板的另一端穿过开口裸露在远离夹口的一端;定夹板上设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活动板分别与定夹板形成两个夹口,两个夹口位于定夹板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两端能够夹固不同物品,满足不同环境下夹固鼻饲管等软管的需求,解决鼻饲管不易固定,且更换位置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
背景技术
在新生儿中,有些早产儿会出现吸吮和吞咽功能低下,或者由于各种疾病不能正常进食的问题。为了解决新生儿的进食和能量供给的问题,临床上一般采用胃管鼻饲法,经新生儿的鼻孔插入鼻饲管。
将鼻饲管插入后,一般是直接采用胶布将裸露在鼻孔外部的鼻饲管固定住,一般是粘贴固定在患儿的衣物上,或者固定在病床上。但是胶布的粘性有限,且在患儿无规律的运动下,容易脱落,导致医护人员需要来回确认并更换胶布。另外,使用胶布粘贴后会在鼻饲管和其他固定物上留下胶布痕迹且不易清理。
目前,临床上还会使用儿童上身的衣物或者枕边的柔软布料将鼻饲管包覆后,通过塑料夹或者燕尾夹将包覆在鼻饲管上的衣物夹固,达到固定鼻饲管的目的。但是使用上述手法后,鼻饲管容易在布料之间来回活动,影响鼻饲管的固定,且要求要有低于一定厚度的布料才能实施,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两端能够夹固不同物品,满足不同环境下夹固鼻饲管等软管的需求,解决鼻饲管不易固定,且更换位置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包括定夹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分别可旋转固定在定夹板上,活动板的另一侧与定夹板形成用于夹固物品的夹口;所述定夹板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板相对定夹板进行旋转活动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固定在定夹板上,且旋转轴位于定夹板和活动板之间;所述活动板远离夹口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控制板的另一端穿过开口裸露在远离夹口的一端;所述定夹板上设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分别与定夹板形成两个夹口,两个所述夹口位于定夹板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双头夹,一端固定鼻饲管等软管,另一端根据需要夹固在需要软管需要固定的地方,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两端都能够根据需要夹固不同的物品,且两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方便软管的固定。
2、双头夹的一端固定软管后,另一端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衣物上,在更换固定部位时,只需要将固定在衣物上的一端解开,固定在另一想要固定的部位即可,不用对固定软管的一端进行操作,能够提高软管固定和更换位置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设置在定夹板的两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和定夹板形成固定夹,所述第一活动板和定夹板相对的两面上均设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交错设置在两个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板和定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固软管的软管夹,所述第二活动板为便于软管固定的弯曲设置。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两侧为活动杆,所述控制板位于开口内侧,所述控制板的两侧设有开槽,两个活动杆分别位于控制板两侧的开槽内;所述控制板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开槽内的活动杆跟随控制板的转动带动活动板活动,打开或者关闭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