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集尘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9645.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台彰;梁金兴;杨玫华;叶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星净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集尘 模块 | ||
1.一种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电晕单元,其带负电,电晕单元包括一支撑片材与至少一放电元件,放电元件由一连接片材与两个放电片材构成横断面呈ㄈ型结构,于该连接片材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该放电片材,该连接片材连接设置于该支撑片材的表面,该两个放电片材凸伸于该支撑片材的该表面,放电元件远离该连接片材的端部产生尖端放电;以及
至少一收集单元,其带正电,收集单元的收集面朝向该两个放电片材的该端部,该收集面与该端部之间具有一距离且形成尖端放电区,当气体通过该尖端放电区时,该气体中的微粒被电晕单元的电场充电,且该微粒附着于该收集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材设有卡槽,该连接片材嵌设于该卡槽内,使该连接片材连接设置于该支撑片材的该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片材以黏着方式连接设置于该支撑片材的该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晕单元电性连接一变流器,由该变流器提供电压至电晕单元,使放电元件远离该连接片材的该端部产生尖端放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端部与该收集面间的距离与该变流器提供的电压大小成正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端部与该收集面间的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端部与该收集面间的距离介于1~5毫米的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放电元件的该两个放电片材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1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该支撑片材同一该表面的相邻两个该放电元件的相邻放电片材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1毫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与该第一间距相同或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放电片材的厚度介于0.1~0.5毫米的范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端部为矩形、尖锥形或三角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材的相对两个该表面皆设有多个放电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材的相对两个该表面对称设有多个放电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材的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放电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晕单元与多个收集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壳体内,该壳体具有入口端与出口端,电晕单元与收集单元设置于该壳体内,气体由该入口端流入该壳体内,通过该尖端放电区,再由该出口端流出该壳体外。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收集单元为扁平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星净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星净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96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水利施工埋管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