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0261.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彭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坤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G08B21/18;G08B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片,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上支架。该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使得该装置能够较好的进行拆卸、移除、更换,易于维修维护,有效降低因细小问题导致损坏的维修成本及维修难度,同时对该装置内部细小零件的整合,使得对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且该装置出现问题时,便于检查问题所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箱体和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安装结构件(设备)等组成的成组电池,具备符合标准的电池箱结构、电池箱监控设备、电池箱接插件和电池箱环控设备等。
目前市场上现有电池箱,因每一次检测、维护、维修都需要对电池产品进行完全拆卸,这样的方式显然会过于繁复和困难,尤其是在针对仅仅是保险丝的维修时,维修人员需要拆开一种电池箱的箱体,才能更换保险丝,非常不方便,导致工作量极大,且一般电池箱里结构过于复杂,细小零件过多,操作多有不便,同时发生细小问题时,需对其大拆,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过于复杂,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具备便于安装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电池箱不具备便于安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便于安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片,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上支架。
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下支架,所述电池组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铜片,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条,所述侧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垫片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垫片为一组,且两组垫片以装置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上支架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本体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电池组本体为一组,且两组电池组本体以装置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下支架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铜片的一端分别贯穿凹槽的内部和隔板的内部并延伸至侧板的一侧,且铜片的一端与侧板的一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以装置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车电池组电池箱,通过装置本体、底板、侧板、盖板、凹槽、滑槽、固定板和警示灯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该装置能够较好的进行拆卸、移除、更换,易于维修维护,有效降低因细小问题导致损坏的维修成本及维修难度,同时对该装置内部细小零件的整合,使得对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且该装置出现问题时,便于检查问题所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坤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坤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0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