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病毒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0815.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余闪闪;徐苗;王会杰;袁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5;A61M5/36;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输液 装置 | ||
防病毒输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病毒会随药液输入人体,及药液堵塞进气管影响正常输液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穿刺针,穿刺针左侧设有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气孔,穿刺针左端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软管,软管自由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固定管,固定管外缘面开设有通槽,固定管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滤管,滤管内下侧设有滤膜,滤管上端伸出固定管且同轴设有手环,穿刺针右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穿刺针下端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输液装置;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病毒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密切接触传播包括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目前在医院常用的输液方式中,输液时必须时刻对药瓶内补充空气才能输出药液,补充的空气必须穿过药液,因此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集中的医院中,受到病毒污染的空气极易进入输液瓶随药液输入人体,使患者在输液时受到感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在输液器的出气管处设置病毒过滤层,防止病毒进入输液瓶感染患者,同时药液也不能通过这种过滤层,而在临床使用中当输液瓶内气压不平衡或患者活动幅度大会导致药液流入进气管中,此时药液会因过滤层堵塞进气管内,使输液停止影响正常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病毒输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病毒会随药液输入人体,及药液堵塞进气管影响正常输液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穿刺针,穿刺针左侧设有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气孔,穿刺针左端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软管,软管自由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固定管,固定管外缘面开设有通槽,固定管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滤管,滤管内下侧设有滤膜,滤管上端伸出固定管且同轴设有手环,穿刺针右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穿刺针下端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输液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管内可滑动的滤管与通槽配合,防止药液堵塞固定管后影响正常输液,同时利用滤管内的滤膜过滤空气中的病毒,防止经输液瓶感染患者,通过穿刺针与封闭套配合,有效防止穿刺针与空气接触,确保患者安全正常输液,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封闭套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穿刺针1,穿刺针1左侧设有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气孔2,穿刺针1左端设有与进气孔2连通的软管3,软管3自由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固定管4,固定管4外缘面开设有通槽5,固定管4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滤管6,滤管6内下侧设有滤膜7,滤管6上端伸出固定管4且同轴设有手环8,穿刺针1右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9,穿刺针1下端设有与出液孔 9连通的输液管10,输液管10上设有输液装置。
所述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管10下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滴管11,输液管 10末端设有输液针12,滴管11与输液针12之间设有套装在输液管10外侧的流量调节阀13。
为了实现滤管6可封闭通槽5,所述的滤管6下端同轴设有与固定管4内缘面接触的橡胶环14。
为了防止灰尘由通槽5进入固定管4,所述的固定管4内同轴设有位于通槽 5下方的滤片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0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