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3316.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强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F16M13/02;F16M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施工 监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固定箱、支撑柱、固定座以及箱门,固定箱为内部空腔柱形结构,且支撑柱设于固定箱背部,固定箱背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且固定箱通过固定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外表面,且支撑柱穿插固定座内部,固定箱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柱活动连接,轴承座与固定箱固定连接,且轴承座与支撑柱活动连接,固定箱一侧设有箱门,且箱门通过合页与固定箱一侧相铰接,箱门正面设有把手,且把手与固定箱正面固定连接。该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既有效的提升了固定箱与支撑柱之间的固定能力,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施工监管装置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其从单一的技术手段,逐渐演变为建筑行业内的一种管理方法,且随着建筑施工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建筑施工工艺更加复杂,测量装置测量信息维度和测量装置的安装高度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测量装置主要通过固定装置与固定物固定设置,由于固定装置与固定物为焊接形式,导致测量装置高度和角度无法调整,从而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建筑施工数据无法对应,进一步影响建筑施工工程施工规模、技术、管理的难度大问题。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解决了施工监管装置在安装后无法调整高度和角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固定箱、支撑柱、固定座以及箱门,所述固定箱为内部空腔柱形结构,且支撑柱设于固定箱背部,所述固定箱背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且固定箱通过固定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外表面,且支撑柱穿插固定座内部,所述固定箱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柱活动连接,轴承座与固定箱固定连接,且轴承座与支撑柱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箱一侧设有箱门,且箱门通过合页与固定箱一侧相铰接,所述箱门正面设有把手,且把手与固定箱正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夹、螺栓以及挡板,所述固定夹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夹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外表面,所述支撑柱穿插固定夹内部,且固定夹通过挡板与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一端与固定箱背部固定连接,挡板另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固定夹通过螺栓与挡板另一端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包括外壳、轴承以及立柱,所述外壳为内部空腔柱形结构,且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设于外壳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且轴承与外壳顶部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固定箱之间固定连接立柱,且立柱一端与外壳表面固定连接,立柱另一端与固定箱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包括左夹座、右夹座以及螺钉,所述左夹座外形为半圆形,且左夹座顶部设有插入槽,所述左夹座外表面靠近插入槽的一侧开设通孔,且通孔内壁开设有螺纹,螺钉通过通孔与左夹座相连,所述右夹座外形为半圆形,且左夹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右夹座底部活动连接,左夹座与右夹座成对立状活动连接螺栓两侧,所述右夹座顶部设有连接弧块,且左夹座与右夹座通过连接弧块插入至插入槽内合并成一个圆形套环。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螺纹,且通孔内壁开设的螺纹纹路与螺钉表面开设的纹路一致,所述螺钉与通孔内壁相啮合,且左夹座与右夹座内侧分别设有防滑垫,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强,未经刘广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3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拆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可伸缩画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