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及动力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3417.2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紫辉;侯永坤;江吉兵;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模组 固定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及动力模组。其中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包括:第一框架;两个第二框架,两个第二框架设在第一框架的对称两端且位于第一框架的同一侧面,第一框架与两个第二框架之间形成容纳电芯组的容纳腔;两个支撑件,凸设在第二框架背离容纳腔的一侧,支撑件上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置六个固定孔;第一凸筋,设于第二框架背离容纳腔的一侧,第一凸筋的一端延伸至支撑件与第二框架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降低且失效风险低,增设第一凸筋使得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增加,固定孔个数的增多,能够满足大容量的动力模组的安装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及动力模组。
背景技术
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有保护模组内部电芯以防止电芯被破坏发生安全事故、为内部电芯提供支撑并将模组安装固定在PACK系统中、为模组框架内部电芯结构限位以保证安装精度的作用。
现有的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大多采用冲压钣金结构件,并将侧板和端板进行焊接连接,对模组内部电芯进行保护,但是较多的焊接连接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加工工艺难度增加、失效风险增加的问题,而且较少的模组安装固定点难以满足大模组在复杂工况下的模态要求,同时由于目前对动力模组的能量密度和效率的要求的提高,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加工工艺难度大、实效风险高的问题,能够适用于更高容量的动力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模组,无需使用焊接工艺,且能够适用于更高容量的动力模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框架设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对称两端且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框架与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形成容纳电芯组的容纳腔;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件凸设在所述第二框架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上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置六个固定孔;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设于所述第二框架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处,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凸筋、所述第一框架及两个所述支撑件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第二框架上均设有若干个泄压孔。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两个第二凸筋,两个所述第二凸筋平行设置,所述电芯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凸筋之间。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筋的厚度在靠近所述支撑件的方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凸筋的最大厚度为预设厚度。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筋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筋的边缘至所述支撑件的距离与所述预设厚度的比值不小于3。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预设厚度与所述支撑件的厚度的比值不小于1/3。
作为一种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垂直设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设置。
一种动力模组,包括电芯组和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所述电芯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3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取样钻探探头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绣花机机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