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5984.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珍;刘晨;李剑斌;马飞;王桂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塔 | ||
一种喷淋塔,应用于废气处理上,喷淋塔包括喷淋塔主体、水循环装置、废气输入装置以及叶轮总成。喷淋塔主体、水循环装置和废气输入装置共同构成了喷淋塔实现其功能的基本要素。喷淋塔主体包括塔身,设置于塔身上的视窗、进出水口、进排气口和位于喷淋塔内部的填充层;水循环装置包括喷淋塔储水层、循环水泵、输水管、循环水箱以及循环水喷头;废气输入装置是风机,其固定连接在喷淋塔的侧壁上;叶轮总成包括叶轮、叶轮轴、限位轴套、轴承和轴承支座。通过在废气进气口上方设置利用废气作为动力的叶轮,促进塔内空气的流通,打散聚集的气流从而避免废气气流形成气团,减少气液接触不充分现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喷淋塔。
背景技术
喷淋塔在工业废气处理时运用广泛,经常用在废气处理设备前端作为预处理。运行过程中废气由风管引入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层脱水除雾后排入大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使净化后的废气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喷淋塔在进气时,气流会在废气进气口位置产生一团聚集起来的气流,受喷淋塔上部负压影响向上漂浮,气流团导致水与气接触不充分,对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喷淋塔对废气的净化效率,因此现有的喷淋塔经常出现废气未被洗涤充分便从排气口排出的现象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喷淋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淋塔净化效率低的缺点。
一种喷淋塔包括喷淋塔主体、水循环装置、废气输入装置以及叶轮总成;
所述的喷淋塔主体包括塔身,设置于塔身上的视窗、进出水口、进排气口和位于喷淋塔内部的填充层;
所述的水循环装置包括喷淋塔储水层、循环水泵、输水管、循环水箱以及循环水喷头;
所述的废气输入装置是风机,其固定连接在喷淋塔的侧壁上;
所述的叶轮总成包括叶轮、叶轮轴、限位轴套、轴承和轴承支座;
两个轴承支座对称固定连接在喷淋塔塔身上,其高度与喷淋塔废气进气口最上端平齐,轴承支座的轴线与喷淋塔废气进气口的轴线空间上垂直;
轴承可转动固定连接在轴承支座上;
叶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轴承支座内的轴承上;
叶轮固定连接在叶轮轴上,叶轮叶片的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大小与喷淋塔塔身内径大小相同的圆的一半内所能画出的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相同,叶轮叶片上设置有均匀密布整个叶片且直径不大于叶轮叶片宽度的三十分之一的通孔。
优选的叶轮叶片的形状为半圆,其大小为与喷淋塔塔身内径大小相同的圆的一半。
进一步的塔身的结构为空心圆筒形,是其它部件的载体;
视窗有多个,包括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检修窗,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检修窗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视窗上的盖板,盖板封闭视窗且为透明材质;
水口包括高位进水口、低位进水口和循环水出水口;
循环水出水口位于喷淋塔侧壁靠近底部位置;
气口包括废气进气口与排气口;
废气进气口位于喷淋塔侧壁且与风机相连;
排气口成圆筒形设置于喷淋塔最顶部;
填充层包括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除雾层。
进一步的喷淋塔储水层设置于喷淋塔的最底层,是循环水的中转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5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淋塔的废气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气流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