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7310.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东;林永慧;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陶得天 |
地址: | 2142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mbr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立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立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进水泵、送气风机和出水管;所述箱体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膜区;通过进水泵向缺氧区中供水,使得污水自由上升进过缺氧区、好氧区后进入MBR膜区,所述MBR膜区中设有MBR膜组器,所述MBR膜组器与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装置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更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乡镇和农村人口不集中,生活污水分散,不易收集,铺设污水管道费用投资大,涉及土地使用问题冲突矛盾比较严重,使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是比较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超滤膜的高效截留分离过程取代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泥水重力沉降分离过程进行固液分离,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内,实现了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保持很高的活性生物浓度和非常优异的出水效果,使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作用于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经改性后的MBBR生物填料对污水脱氮除磷有较好的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污泥沉降慢、出水浊度大、易产生污泥膨胀、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弱、污泥排泥量大。箱体体积较大,造成占地面积和构筑物增多。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员值守。没有反洗设计,易产生膜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立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工艺和设计优化,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MBBR生物膜法+MBR膜法+膜反洗结合的污水处技术工艺,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保持很高的活性生物浓度和非常优异的出水效果,减少排泥量,提高反应器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膜反洗的设计,缓解膜污染,延长膜运行时间。在装置构造上,采用立式结构设计,减少装置占地面积;装置运行上采用PLC自动控制,解决人工值守问题,实现自动运行;采用立式设计,膜组器存在较高液位差,不需要开启产水泵亦可产水,实现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进水泵、送气风机和出水管;
所述箱体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膜区;通过进水泵向缺氧区中供水,使得污水自由上升进过缺氧区、好氧区后进入MBR膜区,所述MBR膜区中设有MBR膜组器,所述MBR膜组器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缺氧区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布水器、穿孔曝气管和弹性填料,所述布水器固定连接在箱体中、且与进水泵连通;
所述穿孔曝气管固定连接在箱体中、且与送气风机连通;
所述穿孔曝气管的上方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在箱体内的螺纹钢筋,所述螺纹钢筋的上方设有固定连接在箱体内的玻璃钢格栅一,所述弹性填料设于螺纹钢筋和玻璃钢格栅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7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