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8552.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恒;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双管 血液 透析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属于踝关节固定技术领域,所述血液透析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若干的管腔,所述管腔包括:第一管腔,且所述第一管腔的下端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使得第一管腔和外界连通;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位于第一管腔内;分支端口,所述分支端口设置在管体的上端部;其中,所述分支端口设置有若干个,且分支端口和管腔之间一一对应。达到血液透析管可以顺畅置入人体内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踝关节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血液透析管具有两个平排设置的独立管腔,使得人体上只需要设置一个管路通道;血液透析导管的第一个管腔用来抽取血液,血液透析导管的第二个管腔用来回输血液。
但是两个平排设置的管腔,使得血液透析管的横截面为一个跑道形,跑道形的长度尺寸偏大,不利于血液透析管的置入人体内。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血液透析管的横截面长度尺寸偏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管的横截面长度尺寸偏大,不能顺畅置入在人体内的技术问题;达到血液透析管可以顺畅置入人体内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所述血液透析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若干的管腔,所述管腔包括:第一管腔,且所述第一管腔的下端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使得第一管腔和外界连通;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位于第一管腔内;分支端口,所述分支端口设置在管体的上端部;其中,所述分支端口设置有若干个,且分支端口和管腔之间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腔的可用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二管腔的可用横截面积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为圆管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腔和第一管腔之间相互独立,且所述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件,通过固定件使得第二管腔的位置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具体为一个第三管腔,所述第三管腔和所述第一管腔、第二管腔之间独立设置;其中,所述管体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气囊,且所述气囊和所述第三管腔连通,通过第三管腔使得气囊充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固定件均匀设置在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设置在第三管腔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若干的气囊槽,所述气囊槽贯穿气囊的上下两端,并通过气囊槽使得血液通过气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管体分设为多个管腔,且每个管腔都连接一个分支端口;其中,第二管腔的开口位于底部,用于回输血液;第一管腔的通孔位于底部的两侧,用于抽取血液;通过将第二管腔设置在第一管腔内,使得整个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外轮廓圆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管的横截面长度尺寸偏大,不能顺畅置入在人体内的技术问题;达到血液透析管可以顺畅置入人体内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之间连接设置第三管腔,利用第三管腔使得第二管腔的位置固定;同时第三管腔可以作为气囊的充气通道,为气囊供气。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囊,利用气囊支撑血管,避免第一管腔上的通孔和血管的管壁贴合,使得在抽取血液时顺畅。也可以在因为休克或者大剂量升压药导致的血管收缩时,通过气囊膨胀来扩充血管管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环形双管腔的血液透析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8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