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0060.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众;宋文瀚;郭洋;李艳辉;杨闯;张熠姝;徐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B01D53/6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临界 水处理 微藻固碳 能源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
物料储罐(1),提供超临界水处理原料;
超临界水处理系统(2),以物料储罐(1)提供的原料进行超临界水处理反应;
微藻培养系统(3),以超临界水处理系统(2)反应所得废气和废水进行微藻培养;
微藻收集系统(4),收集所述微藻培养系统(3)培养的微藻;
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5),以微藻收集系统(4)的浓缩液为原料进行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
其中,所述物料储罐(1)的出口通过输送系统Ⅰ(8)连接超临界水处理系统(2)的进口,超临界水处理系统(2)的废气出口通过废气输送系统Ⅰ(9)连接微藻培养系统(3)的进气口,废水出口通过废水输送系统Ⅰ(10)连接微藻培养系统(3)的进液口,废渣出口通过废渣输送系统Ⅰ(30)连接后续废渣处理系统(31)的进口,微藻培养系统(3)的出口通过输送系统Ⅱ(11)连接微藻收集系统(4)的进口,微藻收集系统(4)的浓缩液出口通过输送系统Ⅲ(13)连接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5)的进口,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5)的废渣出口通过废渣输送系统Ⅱ(16)连接后续废渣处理系统Ⅱ(32),出液口通过输送系统Ⅳ(17)连接液化产品储存系统(6),出气口通过输送系统Ⅴ(18)连接气化产品储存系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收集系统(4)的出水口通过废水回用系统(12)回接微藻培养系统(3)的进液口,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5)的废气出口通过废气输送系统Ⅱ(14)回接微藻培养系统(3)的进气口,废水出口通过废水输送系统Ⅱ(15)回接微藻培养系统(3)的进液口,所述微藻培养系统(3)连接光照系统(33)和营养元素补充系统(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输送系统Ⅰ(9)的管路上设置废气Ⅰ进口阀门(19),废水输送系统Ⅰ(10)的管路上设置废水Ⅰ进口阀门(20),废水输送系统Ⅱ(15)的管路上设置废水Ⅱ进口阀门(21),废气输送系统Ⅱ(14)的管路上设置废气Ⅱ进口阀门(22),输送系统Ⅱ(11)的管路上设置微藻收集进口阀门(23),废水回用系统(12)的管路上设置废水回用进口阀门(24),输送系统Ⅲ(13)的管路上设置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进口阀门(25),输送系统Ⅳ(17)的管路上设置液化产品储存进口阀门(26),输送系统Ⅴ(18)的管路上设置气化产品储存进口阀门(27),光照系统(33)的管路上设置微藻培养光照进口阀门(28),营养元素补充系统(34)的管路上设置微藻培养营养元素补充进口阀门(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超临界水处理的微藻固碳及能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系统(3)上设置有微藻培养参数控制仪表(IC1001),微藻收集系统(4)上设置有微藻收集参数控制仪表(IC1002),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系统(5)上设置有微藻亚/超临界水转化参数控制仪表(IC1003),液化产品储存系统(6)上设置有液化产品储存参数控制仪表(IC1004),气化产品储存系统(7)上设置有气化产品储存参数控制仪表(IC1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00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窃电的单相智能电度表
- 下一篇:一种简易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