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道路防沉降井盖及井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0436.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乔;陈光尧;豆向伟;张贤江;夏建标;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沉降 井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防沉降井盖及井座结构,其包括混凝土基座、井座以及与井座相配合的井盖本体,井盖本体通过连接件与井座相连,井座包括位于上部的筒体和位于下部的延伸块,延伸块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外径且为同心圆,延伸和筒体一体成型,混凝土基座朝向延伸块的一侧开设有沉槽,延伸块朝向沉槽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插接柱,第一插接柱插入沉槽内并抵触在沉槽槽底,第一插接柱的外侧沿径向固接有转轴,沉槽内沿水平方向设有套环,转轴伸入套环内,套环远离转轴的一端固接有滑块,沉槽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滑块嵌入到滑槽内,且滑槽内在滑块的下方固设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沉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井井盖防沉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防沉降井盖及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同理,埋设在地下的电讯电缆检查井、电力电缆检查井,也叫窨井。
公告号为CN2057763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复合井盖,包括井盖、井盖底座,井盖安装在井盖底座上,所述井盖底座的内侧壁为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构成的阶梯式结构,所述井盖包括上层井盖、下层井盖,所述上层井盖的边缘设有定位板,所述第一台阶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下层井盖采用玻璃钢压制成型,所述下层井盖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安装使用时,首先将下层井盖放置在第二台阶上,然后在定位孔中开设凹环槽,在凹环槽内加遇水膨胀的第一密封圈,然后加不锈钢螺栓固定密封,然后在第一台阶上加放上层井盖,通过定位板与定位槽相互配合使用。
由于上海是软土地基,而这种防水复合井盖在使用过程中,机动车经过井盖时,车轮会对井盖造成很大负载,多次及长时间作用下,窨井周围的路面发生开裂,导致井盖及井座沉降,影响交通和安全,因此需要一种防沉降的井盖和井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防沉降井盖及井座结构,当井盖本体和井盖上经过机动车的压力时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减少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发生变形的可能,对其具有防沉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道路防沉降井盖及井座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井座以及与井座相配合的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通过连接件与井座相连,所述井座包括位于上部的筒体和位于下部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外径且为同心圆,所述延伸和筒体一体成型,所述混凝土基座朝向延伸块的一侧开设有沉槽,所述延伸块朝向沉槽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插入沉槽内并抵触在沉槽槽底,所述第一插接柱的外侧沿径向固接有转轴,所述沉槽内沿水平方向设有套环,所述转轴伸入套环内,所述转轴伸入套环内,所述套环远离转轴的一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沉槽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嵌入到滑槽内,且所述滑槽内在滑块的下方固设有压缩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井盖本体上经过机动车时,井盖本体上受到碾压,井盖本体对井座产生作用力,井座再对混凝土基座产生作用力,当井盖本体上所受的压力过大导致井座压制混凝土基座发生沉降时,第一插接柱向下移动,使得转轴带动套环向下移动,此时滑块沿着滑槽滑移,并对压缩弹簧造成挤压,压缩弹簧对滑块提供弹性回复力,对套环上所受的力起到了缓冲效果,从而对第一插接柱以及井座上所受的压力起到了缓冲效果,减少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发生沉降的可能,起到了防沉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和套环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转轴外侧和套环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向下滑移至极限位置,并且第一插接柱继续下移时,第一插接柱带动转轴向下移动,使得转轴在套环内发生挤压和偏转,此时扭簧为转轴提供回复力,对转轴和第一插接杆上所受的压力起到了缓冲的效果,进而减少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发生沉降的可能,起到了进一步防沉降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0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高效生物除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防盗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