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传染护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0613.8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彭伶丽;熊杨;刘明明;张星;黄女桐;宋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 护目镜 | ||
一种防传染护目镜,包括左镜架和右镜架,所述左镜架和右镜架铰接,所述左镜架设有镜框,所述镜框内设有镜片,所述镜框朝向眼睛的一侧设有中空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设有与眼部周围生理构造区域相贴合的硅胶,所述缓冲圈的远离鼻梁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设于缓冲圈的上下两端,所述右镜架的结构与左镜架的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穿戴防传染护目镜时,左镜架和右镜架是铰接的,能在左右方向上使防传染护目镜与面部更好的贴合,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拉扯缓冲圈的上下两侧,能在上下方向上提高贴合度。这样较少的压力就能满足密封要求,从而减少穿戴者的皮肤压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疫用防护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传染护目镜。
背景技术
护目镜用来隔绝超细危害颗粒、细菌、病毒以及腐蚀性液体,是医务工作者在复杂环境下避免感染或收到侵害的有效防护手段,需要紧贴皮肤进行密封。
目前的护目镜长期穿戴后,容易勒伤皮肤,造成皮肤器具性压力性损伤,严重影响穿戴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传染护目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少压伤的防传染护目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传染护目镜,包括左镜架和右镜架,所述左镜架和右镜架铰接,所述左镜架设有镜框,所述镜框内设有镜片,所述镜框朝向眼睛的一侧设有中空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设有与眼部周围生理构造区域相贴合的硅胶,所述缓冲圈的远离鼻梁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设于缓冲圈的上下两端,所述右镜架的结构与左镜架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镜框上还设有排气块,所述排气块上开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孔口朝向镜片所在处,所述排气块连通有供风组件。
优选的,所述排气块的设于远离鼻梁的一侧,且与镜框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供风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上方设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上方设有过滤片,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两个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分别与安装槽、排气孔相连通,所述底座中还安装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为风扇供电,所述供风组件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锂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的形状大于镜框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栅格板呈网格状。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通过魔术贴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魔术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圈靠近镜片或者靠近第一弹性带的一侧为波浪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穿戴防传染护目镜时,左镜架和右镜架是铰接的,可以进行微调,能在左右方向上使防传染护目镜与面部更好的贴合,减少面部构造不一样带来的误差,同时设置有缓冲圈,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拉扯缓冲圈的上下两侧,能在上下方向上使防传染护目镜与面部更好的贴合,进一步减少面部构造不一样带来的误差。而防传染护目镜与面部贴合度提高时,就能以较少的压力满足密封效果,从而减少穿戴者的皮肤压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镜架和右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0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