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孔单侧鼻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0652.8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俐莎;罗英;刘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孔单侧鼻 吸氧 | ||
双孔单侧鼻吸氧管,有效的解决了吸氧管与鼻饲管互相干扰,及鼻饲管固定不牢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鼻块,鼻块内前侧设有L形且贯穿其上端面的鼻管,鼻管前端经前小后大的锥形管连接有进氧管,进氧管自由端贯穿鼻块前端面,鼻块后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放置孔,放置孔内前侧同轴设有半圆环形的橡胶块,放置孔内后侧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半圆环形的滑块,滑块内缘面上设有上小下大且锥形的软块,鼻块后端经连接绳与进氧管固定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孔单侧鼻吸氧管。
背景技术
肠胃患者通常需要使用鼻饲管进行护理喂食,此时患者的一个鼻孔便被鼻饲管所占用。患者需要进行吸氧时,通常采用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的方法来为患者供氧,但现有的吸氧管多为双侧挂耳式,在插有鼻饲管的患者进行吸氧时,吸氧管与鼻饲管互相干扰,不利于患者的正常吸氧与喂食,并且鼻饲管通常采用胶布粘附在患者鼻尖,容易脱落与滑动,并且长时间的胶布固定会引发皮肤红肿、过敏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孔单侧鼻吸氧管,有效的解决了吸氧管与鼻饲管互相干扰,及鼻饲管固定不牢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的鼻块,鼻块内前侧设有L形且贯穿其上端面的鼻管,鼻管前端经前小后大的锥形管连接有进氧管,进氧管自由端贯穿鼻块前端面,鼻块后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放置孔,放置孔内前侧同轴设有半圆环形的橡胶块,放置孔内后侧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半圆环形的滑块,滑块内缘面上设有上小下大且锥形的软块,鼻块后端经连接绳与进氧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放置孔、滑块、软块、橡胶块的设置,不仅对鼻饲管进行了牢固的固定,而且实现了对不同规格的管路的固定,鼻管、锥形管、进氧管、连接头的设置,满足了对患者进行供氧的需求,保证了鼻饲管与吸氧管的互不干扰,连接绳、限位块的设置,对鼻管及鼻饲管进行了更好的固定,防止二者因患者的晃动而发生位置的改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切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鼻块1,鼻块1内前侧设有L形且贯穿其上端面的鼻管2,鼻管2前端经前小后大的锥形管3连接有进氧管4,进氧管4自由端贯穿鼻块1前端面,鼻块1后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放置孔5,放置孔5内前侧同轴设有半圆环形的橡胶块6,放置孔5内后侧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半圆环形的滑块7,滑块7内缘面上设有上小下大且锥形的软块8,鼻块1后端经连接绳9与进氧管4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进氧管4与氧气瓶连接,所述的进氧管4自由端设有连接头10。
为了使滑块7可上下滑动,所述的鼻块1上开设有位于放置孔5后侧且上下方向的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移块12,移块12前端与滑块7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软块8与鼻饲管更好的贴合,所述的软块8前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
为了便于控制滑块7的移动,所述的滑块7下端伸出放置孔5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推块13。
为了更好的对鼻块1进行固定,所述的鼻块1左方设有前后方向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后端与连接绳9紧密连接,限位块14前端与进氧管4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0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